學者:有助外商投資及消費<br>生活費最高城市港跌至12位

學者:有助外商投資及消費
生活費最高城市港跌至12位

【本報訊】過去七年,香港一直高踞全球生活費最高的前五名城市,但經過多年通縮及美元弱勢影響,今年排名下跌至第十二位,東京及大阪則蟬聯冠、亞位置。有學者指出,香港生活費急降有助外商或旅客來港投資及消費,惟本港的結構成本仍需下調,才能加強與鄰近城市如新加坡、上海等的競爭。 記者:蔡朗清

英國《經濟學人》訊息部昨日公布全球城市生活費調查報告,日本東京及大阪再度成為全球生活費最高的城市,而由於歐元過去一年持續高企,令全球生活費最高的十大城市,佔了八名均屬歐洲城市,包括去年排第七、今年擢升為第三位的巴黎,以及奧斯陸、哥本哈斯等城市(見表)。
報告指該等歐洲城市的生活費直迫一向高踞榜首的東京及大阪;調查顯示,佔排名榜前二十五位,絕大部份是歐洲城市。

通縮持續拖低指數
今年的調查報告特別講及香港情況,報告指出,自九七年香港生活費排名一直高踞頭五名;今年卻急跌至十二位。報告解釋,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鈎,而美元兌歐元滙價下滑,導致港元一併下挫,加上本港持續通縮,拖低香港生活指數。
但報告強調,在亞洲區香港的生活費緊隨東京及大阪之後排名第三,遠遠高於其他城市如新加坡、漢城、台北、北京及上海等。
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昨表示,過去兩年美元兌歐元滙價下挫三成的外因,加上香港過去五年持續通縮、薪酬下調、樓價下挫等內在因素,引致香港生活費與歐洲等城市差距愈來愈大,「好似啲歐洲人舊年嚟香港食漢堡包,同今年嚟香港食漢堡包,就算個包定價冇變,佢哋都覺得平咗,因為歐元值錢咗。」
他補充說,漢堡包的例子亦顯示,本港生活費指數下跌,不等於港人的購買力增強,「就算個包冇加價,本港人工減咗咁多年都未加過,個包變相貴咗。」

排名高於漢城上海
但他強調,相對歐洲國家本港的生活費確實便宜許多,無異會吸引更多外商或旅客來港投資及旅遊。不過,香港排名仍遠高於鄰近的新加坡、漢城、上海等城市,香港結構成本如租金、薪金等仍需要下調,才能加強競爭力。
另外,全球人力資源外判及福利顧問公司BlackMountain公布一項英國公司職員外派調查顯示,被僱主派到亞洲工作的英國專業人士,多半傾向以新加坡、日本及香港為首三個選擇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