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國內公路股存隱憂

陸叔理財:國內公路股存隱憂

雖然中央政府實施宏觀調控,但對於一向防守性較強的公路股影響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過去公路股一直有穩定的現金流,而且公路汽車流量持續增長,對公路股價有穩定的作用。
在6隻公路股中,安徽皖通(995)剛公布2004年上半年的業績,營業額由3.889億元(人民幣.下同)升至5.41億元,增幅接近4成,純利則由1.514億元上升42.4%至2.152億元。今次安徽皖通的業績理想,令市場憧憬其他公路股都會有如此佳績。事實又會否如是呢?我們先從整體行業分析。
回顧2003年6家國內公路股業績,平均盈利增長接近28%。撇除深圳高速(548)因出售兩條公路錄得的5.68億元特殊利潤,6家公路企業的平均核心盈利增長仍達12%。如果今年整體汽車流量保持上升趨勢,以及公路收費可進一步上調,公路股下半年表現仍會平穩向上。

汽車銷量放緩
然而,若了解目前國內公路事業的發展,便知道眾公路股下半年其實仍面對不少隱憂。
首先,預期公路股第2季度業績表現理想,主因是去年同期沙士爆發,導致汽車流量基數較低。由於去年下半年汽車流量基數因沙士威脅解除而有所提高,預計今年下半年汽車流量增長會稍為放緩。當然,這個預期的放緩,並不是基數高低的問題,實際上,公路使用量與汽車銷售一直有着密切的關係。
根據內地數據顯示,汽車銷售由5月份開始已出現放緩迹象,預期下半年有關銷售量仍會受制於銀行收緊汽車貸款政策。
此外,目前中央政府頗關注通脹的問題。由於交通基礎設施收費是計算物價的其中一項指標,地方政府在關注通脹的情況下,公路收費調升的機會很微。從另一角度分析,公路收費能否上調,將取決於過去3年的平均通脹水平。但過去內地物價指數下跌時,公路收費未有跟隨調整,所以市場對公路收費加價亦不敢存有太大期望。

宏調未必利淡
若果流量放緩,再配合路費上調機會不大,下半年公路行業仍面對一定的不明朗因素。那麼,這是否意味着公路股的吸引力已失去?
這也很難就此蓋棺定論。因為儘管公路行業面對上述兩大不明朗因素,但我們仍要分析個別公路企業的經營特點,例如宏觀調控希望打壓過熱的固定投資,因而導致一些新公路項目的發展計劃被迫擱置。目前已在港上市的公路股,潛在競爭亦得以紓緩,它們甚至可透過買入新項目去壯大其盈利基礎。
故此,雖然公路行業面對客觀環境的變化,但只要個別公路有競爭優勢,仍可突圍而出。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