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奧運形象 - 李怡

李怡專欄:奧運形象 - 李怡

日本媒體在中日足球決賽之後,均大幅報道賽後中國球迷徹夜騷動的情況,並憂慮中國球迷這次的反應可能為未來北京舉辦奧運留下值得憂慮的課題。看來,日本右派石原慎太郎有關○八年奧運的質疑,在日本頗能引起共鳴。
如果中國當局在亞足盃舉行之前,就能想到這次在北京舉行的亞足盃賽事將會向世界展現○八年奧運的文明,那麼中國官方及由官方控制的媒體,就應及早向人民做好文明、禮貌、尊重、好客、公平競賽的宣傳。倘若國際媒體在亞足盃賽事所看到的不是那麼泛政治化、那麼粗野,而是禮貌、熱情與尊重,那麼中國就能透過國際媒體,塑造出中國不僅為○八年奧運準備了很好的硬體,而且也在中國民眾中準備了很好的軟體。可惜,中國當局沒有由亞足盃聯想到奧運會。
亞足盃一開始,中國球迷在重慶舉行的日本對阿曼的比賽時,已對賽前奏日本國歌報以一片噓聲,而政治上的反日橫幅也已出現。倘若中國當局能聯想到○八年奧運時還會多次因選手獲金牌而奏日本國歌,或其他與中國有歷史過節的俄羅斯、印度、越南國歌,以及仍大賣軍火給台灣的美國的國歌,為了不使這些國家的選手到中國參賽也坐立不安,中國當局至少應教導人民,對別國的國歌要有尊重吧。然而,中國政府和媒體對球迷的非理性表現不但視而不見,反而火上加油地說日本「作惡多年」「難道還不許人家噓噓兩聲」。顯然,中國當局要憑着對反日情緒的鼓動,來加強球迷對中國足球隊的支持,及進而為國足打氣,希望國足能「改寫歷史」。

倘若中國當局聯想到○八年奧運會,那麼日本足總在地圖上把台灣與大陸以不同顏色顯示,就沒有甚麼大不了。因為實際上在「功能」上,台灣與大陸是以不同的隊伍參賽的,無論是亞足還是奧運。日本足總的地圖顯示,是功能性多於政治性的。中國即使不滿,私下勸導日本隊地圖收回就是了,但中國外交部卻公開向日本抗議,從而更挑動了中國球迷的反日情緒。
直到中日決賽的前一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還指摘「部份日本媒體將(中國少數人的行為過份炒作和渲染)。中國又進一步挑動球迷的情緒。
台灣媒體已經對日本足球隊在中國受到「舉國圍剿」感到憂慮了。有評論說:「當二○○八年北京奧運,代表台灣民族自尊的棒球隊和強調民族大義的中國球迷在球場上遭遇,會是甚麼樣的場景?」中國球迷會不會強迫台灣棒球球員就「國共內戰」、「兩國論」、「公民投票」、「是否支持綠色政權」等問題表態?是否會要求台灣以「中國隊」而不是「中華台北」的名義參賽?會不會要求台灣奧委會的地圖讓台灣與大陸以同一種顏色顯示而且不准用綠色?台灣棒球隊若奪金牌,會不會強迫奏「中國人民共和國國歌」才頒給台灣隊獎牌?
中共政權,既放棄了以馬列主義意識形態來維繫人民對政權的認受性,又沒有普及而平等的選舉來取得政權的認受性,那麼只好依靠鼓動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情緒來維繫它的專權統治了。但面對公平競賽並以宣揚和平、友誼為主旨的國際賽事,過度的、狹隘的民族主義,對中國主辦任何國際體育盛事,帶來的都是極負面的形象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