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結腸癌人數近年急升

患結腸癌人數近年急升

【本報訊】民建聯主席馬力宣布患結腸癌,該癌症為本港第三大癌病,每年有約二千宗新症、九百人死亡,新症人數僅次於肺癌及肝病。有大腸科專科醫生表示,患者人數近年急升超過三成半,相信與愈來愈多人喜進食高脂肪食品,但少吃高纖維的蔬果有關。結腸癌分A、B及C三期,若出現腹痛及突然消瘦,則病情或已進入B期。
本身為大腸科專科醫生的醫學會副會長朱建華表示,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及直腸癌,兩者病發人數均愈來愈多,每年合共超過三千人,單是結腸癌每年新症也達二千宗,全球大城市均面對病發率上升問題。

腹痛突瘦 已達B期
乙結腸癌的病徵與腸癌一樣,患者會出現大便出血、大便習慣改變,腹痛及消瘦等病徵。病情分A、B及C三期,A期顯示腫瘤只在腸壁內,未有擴散;B期顯示腫瘤穿過腸壁並入侵肌肉;C期則腫瘤已擴散至其他組織。
朱建華說,腸癌早期病徵不太明顯,患者或會有大便出血或排便習慣改變,但不太感到不舒服;若出現腹部脹痛及突然消瘦,則病情可能已進入B期,患者應及早做手術;若病發至後期則要配合化療。
腸癌的治愈機會較肺癌及肝癌為高,早期治愈機會達九成,B期患者有七至八成在五年內不會復發,C期只有三成治愈機會。朱建華稱,結腸癌九成患者在五十歲以上,中年人士應每十年進行一次內窺鏡檢查,檢視大腸內有沒有病變瘜肉或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