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海關偵破十年來最大宗無牌釀造中國酒案件,上周搗破一個無牌釀酒集團,搜獲市值二十四萬元未完稅中國酒。海關指部份酒已流出市面,該批酒雖對人體無害,但釀酒及入樽過程欠缺衞生,部份酒瓶內更發現昆蟲屍體,呼籲市民小心選購。 記者:張家樂
海關一般調查及支援組指揮官高國璋表示,遭搗破無牌釀酒集團由荃灣及柴灣兩家釀酒廠組成,海關指該兩家酒廠分別有十年及二十年歷史,原本領有釀酒牌照,但年多前牌照屆滿後未有續牌,半年前起涉嫌合作無牌釀製中國酒出售圖利。
消息稱,海關月前在市面巡查時發現一批來歷不明本港酒廠生產中國酒,關員跟進調查發現該兩家酒廠並無領牌,部份酒更不在海關名單上,於是暗中到兩家酒廠位於荃灣橫龍街及柴灣豐業街廠房偵查。
海關發現酒商由內地入口已完稅的玫瑰露及三蒸酒來港後,懷疑加入人參、鹿茸、中藥、蛇及糖等材料,自行釀造包括藥酒、補酒、高粱及紹興花彫酒等十五個品牌中國酒,然後分銷港九酒樓、超級市場、辦館等一百一十家店舖發售。
上周四至昨日,海關突擊搜查該兩家酒廠搜獲八缸、十二埕、四十桶及五千四百多瓶懷疑無牌釀製中國酒、稍後再在有關店舖回收四千多樽無牌釀製中國酒,當中包括十五個品牌,重量達七千七百多公升,市值二十三萬八千元,應課稅值九萬八千元。海關指兩酒廠購入原裝中國酒再自行加入物料釀酒,其製成品亦要付稅,經調查該批酒欠交稅款達五萬一千元。行動中,海關拘捕五名男子(年齡二十九至七十三歲),其中三名六十八至七十三歲老翁更是酒廠東主及董事。
海關即時把整批酒送交政府化驗所檢驗,初步發現並無有害物質,但部份酒瓶內留下昆蟲屍體,而且酒廠設備簡陋,工人竟用在街頭回收的啤酒樽重新注入中國酒,另外更使用塑膠喉管從酒埕吸吮酒液入樽,過程有欠衞生。對於揭發無牌釀製中國酒案件,市民表示擔心誤買無牌酒,市面多家辦館東主則表示會向正當批發商「入貨」,不會貪平購入來歷不明中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