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歎香港社會科研氣氛不足<br>科大尖子女生立志向外闖

慨歎香港社會科研氣氛不足
科大尖子女生立志向外闖

大學「中六生優先取錄計劃(尖子計劃)」雖留得住優秀學生在港升學,卻難長久留住人才。科技大學一名獲世界重要科學獎、矢志要奪得諾貝爾獎的尖子生,慨歎香港社會商業味重,科研氣氛不及外地,故計劃日後赴外國或內地進行通訊系統的研究。

曾獲全球科學獎
在前年會考取得7A1B佳績的陳穎珊,去年透過尖子計劃入讀科大的電子工程及工商管理學雙學位課程。她早前獲美國朗訊科技公司頒發知名的「全球科技學者獎2004」,除可得五千美元(約三萬九千港元)獎學金外,更會獲安排到盛產諾貝爾獎得主的貝爾實驗室(BellLabs)的分支機構進行有薪實習。
穎珊上月與其他地區的五十四名得獎者同出席在紐約舉行的「全球科學學子峰會」,與各地高才生交流,讓她得知原來外地院校會讓本科生參與科研,令她羨慕不已。

「唔敢爬校長頭」
小妮子的夢想是希望研發出可展示立體影像的無線通訊技術,要比3G平面通訊技術更先進,喜歡「煲電話粥」的她說:「我覺溝通好緊要,電話可以直接將感情傳畀人,我希望將來聲音、影像可以立體化。」
穎珊坦言畢業後多會到外國或內地進行科研,「香港嘅科研氣氛唔及外邊,我覺得呢度商業味重啲,香港只係一個中心點、交流點,做科研要去外國。」被問及是否希望獲諾貝爾獎時,她即點頭稱是,「不過我唔敢爬校長(朱經武)頭。」
記者:倪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