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組失操控油價能力

油組失操控油價能力

【本報綜合報道】國際原油價格近期屢創新高,原因是俄國石油業巨子尤科斯(Yukos)一再傳出不利消息,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反應毫無章法,令人懷疑油組是否仍然具有調控油價的能力,油價距離衝破每桶50美元大關或已為期不遠。

油組過去一直以供應的來調控油價,但該集團近期發表連串前言不對後語的聲明,使人懷疑油組對目前石油市場動盪情勢的駕馭能力。

主席言論前後矛盾
針對油價升勢不止,油組主席普爾諾莫(PurnomoYusgiantoro)日前聲稱油價目前已達「瘋狂」境地,就算油組最大產油國沙地阿拉伯在短期內亦難有增產空間,他的言論刺激油價急升。普爾諾莫其後隨即「補鍋」,表示油組仍有每日增產150萬桶原油的能力,並指油組在9月中開會之前,不會有任何調整產量的決定。
除言論混亂之外,油組近月來在產油政策上亦明顯犯錯。油價在今年4月份已升越每桶30美元,但油組當時明顯估計錯誤,竟然決定每日減產100萬桶原油,令不少分析員懷疑油組是否有決心穩定石油市場。油組此後的政策出現180度轉不變,迄今已數度調升油產配額上限。
分析員說,伊拉克和尼日利亞局勢動盪、委內瑞拉即將舉行的大選可能導致政權轉變,加上俄羅斯石油業巨人尤科斯一再傳出壞消息,是刺激油價近期連日創歷史新高的重要原因,令油組更窮於應付。

成員國誇大產油量
另外,英國《商報》(Business)引述油市分析員的話報道,油組成員國誇大其每日石油產量達7.5%,也是油價近日上漲的原因之一。
德州一家石油顧問公司Groppe,LongandLittell對該報表示,油組各國所聲稱的每日產量較實際產量平均高出125萬至200萬桶,其中以伊朗的數字最不準確。油組各成員國故意誇大本身的產量,目的是希望在集團內爭取更多的產油配額。
雖然市場普遍預期紐約期油價格升破每桶50美元是指日可待的事,而油價在未來數月將升勢不止,但石油業專家認為全球將不致重現類似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因為經通脹調整後目前油價仍遠低於當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