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人類行為極難揣測

國際視野:人類行為極難揣測

兩個令市場震驚(shock)的非農業就業職位數據──6月由增加112,000個修訂至78,000個,7月僅增加32,000個,遠低於市場預期的228,000個,亦是今年最差月份,導致美股上周五慘遭拋售,3大指數分別急挫1.48%至2.46%不等。歐洲股市亦受拖累,英國富時、法國CAC和德國DAX指數跌幅比美股更大,分別滑落1.71%、2.6%和2.65%不等,相信今日亞洲股市將無一幸免。
格老早前向參眾兩院作證對經濟樂觀的態度,以及指一兩個疲弱的數據應屬「曇花一現」之說,令不少分析員(包括筆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縱使已有迹象放緩,還充滿憧憬,皆因thesewordscomefromthehorse'smouth者,難道還有人比格老更清楚形勢?
筆者於8月3日欄「數據好壞左右大市」文內指,6月差勁的就業數字,令致無人夠膽猜測7月幾許,不過密歇根和芝加哥大學,加上供應管理協會(ISM)理想的調查報告,7月份就業數字應有長足改善,豈料爆出個大冷門,可謂caughteverbodyoffhand,若有令讀者招致損失,謹在此致歉!

格老未能掌握形勢?
雖然格老的意思可能是往前看遠點,美國經濟不虞有大問題。可是這顆「定心丸」的效力,已被連續兩個月令人大失所望的就業數據沖掉。市場在消息公布後,初時反應並沒有過激,但到接近尾市便面目全非,可能投資者覺得,連格老都掌握不準,還有何明燈可引路,故先斬(纜)而後快。
格老一句「非理性亢奮」,股民嗤之以鼻;另一句美國經濟復甦「日趨全面,就業增長可觀」,數據則與其作對。唉!經濟,其實是「人類行為」(humanbehavior)之難測,可見一斑!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