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中電前景視乎亞太業務

陸叔理財:中電前景視乎亞太業務

中電(002)上周公布中期業績,截止04年6月底止的上半年,錄得純利41.38億元,按年增長11.4%,每股盈利1.72元,派第2期中期息45仙。期內營業額由去年同期的118.71億元增加至139.22億元,表現較市場預期為佳,主要是受到亞太區業務較預期理想所帶動。
中電期內的經營溢利上升9.58%至40.14億元,當中利潤管制業務的經營溢利,增加9.59%至33.37億元;非利潤管制業務經營溢利為7.91億元,上升11.4%。儘管燃料費用按年增加25.6%至17.49億元,但集團利潤管制業務的總營運開支按年只上升7.4%至71.05億元,反映中電在控制成本方面有其一套良好的管理方法。事實上,中電這方面的工作亦一直較港燈(006)為佳,故業績表現能較同業為佳。
當然,基於燃料費的問題,不少投資者仍然擔心中電全年的業績表現會存在一定隱憂,尤其是經濟表現仍然未穩下,中電能否將成本轉嫁至消費者身上,以及國內業務會否因煤供應不足而導致增長出現放緩,亦是投資者所關注的。不過,由於中電國內業務中,有部份業務是把香港過剩的電力售予深圳地區,而這方面的業務隨着中電與國內廣電集團的合約重新訂立,以及珠江三角洲的用電需求量持續上升帶動下,表現應可較上半年為佳,故此相信中電在國內的業務,仍堪憧憬。

印度市場主要動力
事實上,中電往往叫人驚喜的,並非本地業務,如上年度業績便因國內銷電理想而為投資者帶來驚喜,而今次中期業績的驚喜便是亞太區業務表現。集團上半年來自亞太區的收入,由去年的1.9億元上升至4億元,升幅為1.1倍。其中印度電廠的進展最令人鼓舞。中電執行董事兼財務總裁謝伯榮在業績公布後表示,集團考慮擴建印度GPEC電廠,把發電容量由655兆瓦增至1000兆瓦。同時由於印度當地電力局修訂購電協議,並於早前透過發行債券以繳付電費,令中電能收回9成應收帳,集團相信印度的業務應可踏入收成期。故此投資者在分析中電全年業績時,可將焦點放於印度的發展上。雖然外界對印度業務普遍不甚看好,但以目前的進展分析,印度市場應可成為中電未來業務的主要推動力。
至於澳洲業務方面,中電現時已全數持有澳洲雅洛恩電廠,並表示暫時無意出售,同時集團未來亦會考慮與合作夥伴進行重大收購,這反映出集團對於澳洲的發展仍有一定的信心,故此澳洲業務未來會否出現重大的收購行動,亦會直接影響中電股價的表現。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