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中央電視台昨天揭發,廣東省普寧市和揭西縣生產的相思梅,不但以平價的李代梅,工人製造蜜餞時竟要戴上防毒面具,原因是蜜餞中加入了硫磺、工業色素、漂白劑等致癌添加劑。製造過程中,還不時混入蟑螂、壁虎等昆蟲屍體和狗隻糞便。這些「毒梅」主要銷往廣州市最大食品批發市場一德路,再被運往全省各地。
中央電視台《每周質量報告》報道,普寧市和揭西縣一些涼果廠在製造相思梅或甘草梅時,為節省成本,改用價錢較青梅便宜一半的李子做原材料。工人用黑乎乎的海鹽充當食鹽,以及大量工業用防腐劑浸泡李子。浸泡完便直接堆放在地上晾曬,和地上的狗糞混在一起。
為了用李代梅,工人會把李子進行一系列「整容工程」︰先投入俗稱「漂白劑」和「保險粉」的工業用保色劑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將其定色,再放入硫磺消毒,防止李子腐爛,然後加入糖精、甜味劑、防腐劑等材料浸泡。由於氣味刺鼻,工人都要戴着防毒面具工作。
「池裏好臭!不戴誰受得了,不戴人都會死在裏面。」有工人坦言。央視記者在浸泡池裏隨手舀起一勺,仔細一看,裏面全是腐爛的蟑螂、壁虎等昆蟲屍體。
廠家介紹,李子在此污穢不堪的池內要浸泡個半月,主要是讓其吸進大量糖精,每粒果子含糖量高達七成,可以增加重量,賣得更好價。最後,加入工業用「二號紅」和工業明膠「上妝打粉」,即可推出市場。
檢測結果亦顯示,這些相思梅的二氧化硫和糖精含量超標五倍以上,嚴重危害消費者健康。國家食品質檢中心高級工程師閆新民指出,「毒梅」前後加入十種添加劑,其中「二號紅」是嚴重致癌物。他提醒市民,吃蜜餞梅時,若發現果肉和核明顯分開,味道甜膩,即可能是「毒梅」。
中央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