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外圍劣勢仍是隱憂

投資學堂:外圍劣勢仍是隱憂

上周美國公布非農業新增職位僅得32000個,遠遠低於市場預期之24萬個,成績差強人意。美股在數據公布後應聲下跌,杜指急跌147點,收報9815,跌至全年新低。納指亦進一步下調,跌穿1800,收報1777。外圍形勢持續向淡,港股真的能獨善其身嗎?大家拭目以待。現時杜指已是第二次跌破250日平均線,距離幅度已擴闊至300點,後市殊不樂觀。
油價高企持續影響全球股市,日股上周五亦險守於250日平均線水平,只有港股例外。為何港股有這般強勢?筆者已難以解釋,單只是藍籌業績理想並不是充份的理由,因為在現時的情況,下半年的藍籌業績一定難以再有理想的表現。再者,恒指始終未有突破12000-12500之波幅上限,未算破位。
近兩天港股之強確實出乎意料之外,但筆者始終找不出一個具說服力的原因,令筆者相信今次升浪的真確性。現時外圍情況愈來愈惡劣,若今天港股仍能支撐得住,並且能上破12500阻力,才可確認港股之升浪。

留意期指未平倉合約變化
另一點可以留意的是期指未平倉合約的變化,上周五的期指臨末段急升,似乎已見有淡友投降冚倉,若今天顯示的未平倉合約大量減少,則代表出現大手平倉的情況,後市上升動力會遞減。
市場上永遠是有人看好亦有人看淡的,沒有人能百分百絕對看準大市升跌,功力高低在於平均準繩度之比率,勝敗之分在於拿揑哪一個因素具最大的影響力。筆者分析港股一定不會只顧本土因素,現今投資市場一體化,資金流向影響性最大,而影響資金取態的因素包括:滙價、債市、商品期貨、息率等等因素。若在其他的投資市場出現劇變,令資金減持股票投資,任哪一地區之經濟如何強勁,股市也難逃一跌。現時的港股真的那麼具吸引力嗎?全球股市皆全面下跌,資金仍會流入港股嗎?以上等等問題,在大家決定入市前應自問,若想得出一個合理而具說服力之答案的話,才可入市。
(小啟:譚紹興離港公幹,本欄由沈振盈暫代,直至周五)
沈振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