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政治化北京吃苦果場內場外中日角力

足球政治化北京吃苦果場內場外中日角力

【本報訊】今晚在北京上演的亞洲盃中日決戰,主角原本應是競技綠茵場的兩國球員,但中國球迷反日情緒高漲之下,中日兩國的官員頻頻交鋒,已令雙方的角力延伸到外交戰場,甚至中國能否公正舉辦二○○八年奧運會也受到國際間質疑,中國正為長期以來所提倡的體育政治化自食其果。 中國組、靜態組

日本駐華使館前日在官方網站發表聲明,敦促今晚前往北京工人體育場觀戰的日本球迷,不要在公共場合穿上日本隊球衣,日本駐華使館官員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更警告日本球迷,今晚中日大戰,北京街頭可能出現事端,呼籲日本球迷格外小心,「我們的聲明是告訴日本人,若你要去(看球賽),切勿捲入衝突或不愉快的狀況。」

小泉盼中方善待日球員
今屆的亞洲盃自上月十七日揭開戰幕後,日本隊每場賽事都被中國球迷「噓」,成了他們發洩政治上對日本不滿的對象。
本周二,日本隊在濟南和巴林進行準決賽,球場奏日本國歌時,中國球迷大喝倒采,令一直繃緊的兩國關係再起波瀾。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罕有地就此發表講話,希望中國球迷能善待日本選手。執政自民黨更指中國球迷的反常舉動,是中國反日教育的結果,並質疑北京是否有能力主辦○八年奧運。日本政府翌日更正式向中國投訴,希望中方約束球迷。

中國向日保證球賽安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隨即發表聲明,公開批評少數球迷的偏激行為,但同時狠批日本傳媒過份炒作。而即將卸任的中國駐日大使武大偉翌日與小泉會晤時則向日方保證,中國會採取有效措施,確保賽事和平進行。
中國政府一向喜歡把體育賽事與政治掛鈎,動輒將奪冠爭盃與愛國相提並論。如今,球迷的政治熱情引發的不只是中日外交糾紛,連北京能否在二○○八年公正主辦奧運會也受到質疑。亞洲足協秘書長韋立本早前就公開提出這一質疑。

港學者:體育凝聚民心
不過,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指出,這次中國球迷情緒高漲,主要原因是對國家隊有期望,「中國隊好少機會入到決賽」。他說,球迷騷亂往往因一些小事觸發,就算在球場有眾多公安防範制止出事,但在北京其他球迷聚集地方亦有危機,可能釀成一些小衝突。
但馬嶽認為,由於香港足球隊多年來表現低落,球迷沒有期望,對本地球壇注意力不多,故香港球迷搞事的機會不高。
馬嶽表示,各國均會在體育競賽中向國民灌輸民族主義觀念,他認為不必一定以負面角度看待,因為體育活動有助凝聚民族情緒,他說不但中、日兩國,其他國家,如荷蘭及德國比賽時,兩國球迷情緒亦非常激動,因為當中涉及戰爭仇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