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豐控股(005)旗下的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昨日與內地交通銀行達成入股協議,滙豐以17.4億美元(135.72億港元)現金,收購交行19.9%股權,約77.75億股,作價接近交行重組後帳面值的1.56倍。是項交易無論從金額或入股比例計,均為外資行入股內地銀行的最大宗單項交易。
滙控主席龐約翰昨出席入股儀式,並在回答傳媒提問時說:「這是集團在中國以滙豐名義所進行的最後一項投資。」他又指出,滙豐無意入股中國建設銀行,並說交行的規模已很大,入股後將有很多發展項目參與,故「不會入股其他銀行」。
自01年起已先後入股上海銀行及平安保險(2318)的滙豐,在完成這宗交易後,看來藉入股內地商業銀行建立合作平台的藍圖,已經完成部署。根據世貿金融業開放時間表,06年底外資行便可獲准經營人民幣個人業務。所以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即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及農業銀行要覓策略投資者,應該不必找滙豐。
滙豐按交易條款將與交行另訂多項協議,包括與該行在內地信用卡業務上的策略性合作。龐約翰說:「希望日後可以發行一張有雙方品牌的聯營卡(co-brandcard)。」他認為,是項投資為滙豐「打開了拓展中國業務的新窗戶」,因為以往集團在內地的投資,角色均較為被動,像壽險業務不可直接參與,但透過入股交行,「期望日後可以做得更多」。
另外,他亦預期滙豐在交行董事會內,將有兩名董事席位,滙豐委派的人選會是「非常熟悉銀行業及企業管治」。
交行上月底邀請投資銀行入標,競投其海外上市保薦人位置。外電引述該行董事長蔣超良表示,冀上市計劃能短期內落實,否則便會受到中國銀行及建設銀行的上市計劃影響,目前交行正挑選保薦人,估計上市「應該在明年上半年,地點為香港」,但具體時間表暫時難定,要視乎市況,特別是港股表現。
在是項交易中擔任交行財務顧問的高盛亞洲,其董事總經理胡祖六對外電指出,策略性投資者已落實入股,交行的上市計劃料會盡快落實。
交行是中國第5大銀行,去年底總資產達1119億美元,現有2700間分行,不良貸款比率已降至3.43%,壞帳總值198億元人民幣。在增資發股後,交行的資本充足比率達11.62%。穆迪投資確認滙豐銀行「Aa3」評級,展望為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