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鄒婆婆的愛女阿玲罹患末期腎衰竭,受盡折磨。今年5月,家人掏盡積蓄加上借貸,才籌足手術費送她往廣州接受腎臟移植,可惜手術失敗,生命危在旦夕。曾經多次中風以致行動不便的鄒婆婆,只能在港乾着急,目前更面臨經濟困境。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即時發放緊急援助金予她。
記者日前來到鄒婆婆家中探望她,還未坐下,她的眼淚已奪眶而出。「我最錫呢個女,佢病咗足足十年,點知有機會做手術又失敗,𠵱家醫生同佢搶救緊,情況唔係好樂觀,我又上唔到去睇佢,惟有同個仔電話聯絡。」
早年與丈夫仳離的鄒婆婆,育有兩女一子,年齡由32至40歲。其幼女阿玲十年前罹患腎病,01年腎臟完全喪失功能,需每星期到洗腎中心洗腎兩次,每次費用900元。
由於難以長期負擔,阿玲其後轉往深圳洗腎,費用便宜一半。
鄒婆婆哭訴,阿玲輪候腎臟移植已有數年,惟一直無止境等待。故此,次子四出向人借貸,加上微薄積蓄,好不容易籌得數十萬元,於本年5月將阿玲送往廣州接受移植手術,可惜希望竟變成失望,手術最終失敗。
「因為傷口受細菌感染,發炎含膿,醫生同阿玲做咗幾次手術,但情況重好差,惟有割番個腎出嚟。𠵱家阿玲重昏迷緊,未度過危險期,大女同二仔已經去咗廣州。」鄒婆婆痛哭着說。
鄒婆婆近年多次中風,以致行動不便,加上幼女患病,長女多年來均沒有工作,負責照顧鄒婆婆與阿玲,生活重擔落在從事文職工作的次子身上。次子現已停工多天,面臨被僱主解僱危機,一家四口生計堪憂。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有見鄒婆婆急需援手,撥款8,000千元助她暫解困境。
捐款編號:C1466
香港現時約有一千名病人等候腎臟移植,惟器官捐贈嚴重短缺,以00至03年為例,分別只有四十一、四十九及七十三宗屍腎移植個案,病人往往等候多年仍未能接受手術。
香港醫學會成立了電腦化的中央器官捐贈名冊,目前約有三萬六千人登記,有需要時,各醫院的器官移植小組可從中央電腦數據庫進行檢索,核實捐贈者的身份。
另外,市民可索取器官捐贈卡自行簽署,並隨身攜帶,捐贈卡可於各公立醫院及診所、紅十字會、民政事務處及入境處等地方索取。
查詢詳情可致電下列團體。
香港醫學會:25278452
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25721476
資料來源:醫學會網頁、醫院管理局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