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學監控訓練強度<br>選手爭佳績不可缺

生化學監控訓練強度
選手爭佳績不可缺

正如香港體院奧運公關小組成員之一、運動生理主任蘇志雄所說:「當你在如奧運般世界級的水平賽事,輸贏不等於能力的分別,主要看支援及科技的分別。」
對阿寶來說,運動科學中的「運動生化學」就幫他不少。他在九七年全運會為香港奪得歷史首面金牌及九八亞運的金牌背後,都有着「生化學」的支持。如果大家有留意,阿寶訓練或比賽後都有一人拿着他的手指抽血,這就是「生化學」所做的事。

乳酸濃度反映訓練情況
「運動生化學」主要監察運動員的訓練強度(trainingmonitor),是否太少或過多及檢測他們健康狀況。運動生化學主任袁慧儀解釋說:「簡單來說我們是幫運動員驗血驗尿,因為他們的訓練強度大,身體受壓,壓力荷爾蒙會好高;從整個壓力荷爾蒙指標的變化,可以反映出在那個階段,他們身體是否適應那種強度的訓練。」
「好似我們時常在單車場幫阿寶抽血,那是看他在運動時的身體反應。最常用是做乳酸測試,從乳酸的濃度可看出訓練是否適中。」

佩服阿寶應付自如
袁慧儀表示,大部份香港運動員一周會做三次測試,大賽前後更會天天做。香港單車隊更有專人跟着阿寶,天天去做測試。她續稱:「九七全運會前,總教練沈金康就是根據monitor(監控)的結果,調教賽前幾天的訓練。今次奧運會,亦有同樣做法。很佩服阿寶就算應付單車這種對體能要求極高的項目,身體仍保持得好好(他接受的訓練強度雖大,但仍應付得綽綽有餘)。」

香港體院生化主任袁慧儀博士,以往曾親身跟着「阿寶」東奔西跑。阿寶有今日的成績,她的部門應記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