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這行苦樂參半,其中一個最殘酷的經驗,是親身見證不少散戶的慘案。愈來愈認同股票難炒,一直提醒大家免費的分析其實更加貴,實在出乎一番誠意。一些人無端在股市傾家蕩產,還要老來從事體力勞動工作,雖說一切源於一個貪字,也是叫人不忍。
華晨(1114)大跌,又一次收到求救電話。先行申報利益,筆者替旗下基金下了極小注,但筆者情況根本不能相提並論,華晨再跌幾成,影響這個基金也不到半個百分點,因為筆者習慣分段入市,買了第一注之後,市場忽然已變得選擇極多,資金自然他投。可是對這位老人家而言,再一役一次輸一半,筆者不知注碼如何,也可以想像打擊極大。
很多時候都是愛莫能助,筆者提供的股票,普遍都是沉悶類型,一是大隻如滙控(005),一是買賣兩閒的二三線,不似華晨這類股票般好炒,難怪不肯相信,而自己有主意。當然就算全盤信任筆者,也不代表一本萬利,早前提及的基金,苦戰半年仍要輸一成,不過應該總比亂買為佳。「專業人士」尚且贏錢不易,何況散戶。
其實就算跟足貼士,也不代表穩坐釣魚船,股票選擇只是整個投資過程的一小部份,風險控制,例如注碼調配及設止蝕位甚至止蝕時限等,才更加重要,這些重點,不是財經專欄或者財經節目所能提供。
香港很需要更多類似滙控的股票,長期交業績又派息,令小股東心安理得,以炒家角度而言,幾十億元成交也只能移動幾格的股票,才是真正考技術的市場。這種股票很難令人發達,但炒股票發達的人鳳毛麟角,傾家蕩產卻大不乏人。
回說滙控,以業績計,昨天股價表現令人失望,但升勢普通,主要是市勢不就。企業好消息碰上不濟的宏觀環境,正好提供入市機會,假設目前牛氣沖天,滙控昨日應已突破120元,不過股價遲早反映,而且其他股份不濟,很大機會製造強者愈強的場面。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