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妹去大陸演唱,遭到網民和暴民攻擊,大罵張惠妹支持台獨。張惠妹含淚說:「我是中國人」,但大陸許多觀眾還是不相信。
煩惱都由貪嗔癡。本來一個天涯歌女,無所謂甚麼中國人台灣人,哪裏有市場,哪裏就有最可愛的人。張惠妹是台灣的山地人,但是她貪圖大陸市場。大陸民間的民族情緒很不穩定,張惠妹想賺大陸人民的錢,給唾罵兩句、扔幾隻臭蛋,總要付出一點點尊嚴的代價。
華嚴經上說:「如是無相,如是無願,如是無染,如是無量,如是廣大」。名利是世間最大的名相,心中「無相」,也就沒有甚麼過份的慾望,沒有慾望,就是「無願」。一個人無願了,就不會自己送上去受到大陸民族主義份子的辱罵玷污,也就是「無染」。心胸澄明,也就無量。
做人要做到這「四無」,華嚴經上說得極好,但世間有幾人做得到。
如果我有四個兒女,也就會為他們取這四個名字。「無相」和「無願」最合女兒名,「無染」和「無量」留給兒子。誰的名字有這般輕逸和灑脫?他們年少的時候,還不明白自己的名字的意義,到他們長大了,步入中年,他們漸漸會愛上這幾句中文,而不會再戀棧甚麼Carol和David一類洋名。他們最終會感激做父親的我,為他們取的四個好名字,縱使那時他們的父親已經不在,留給他們的可能一無所有,但這四個名字就是最可貴的財產。
張惠妹為甚麼非要去大陸賺錢呢?大陸是一個民智很不成熟的市場。有了台灣和東南亞,她已經很足夠。有沒有大陸的成千上萬歌迷的熱愛,其實無所謂,何況她在大陸能賺到一公噸的熱愛,也同時會贏得兩公噸的仇恨。無相無願、無染無量,真是何必呢。
但是歌星跟影星不同。華人的歌星不像周潤發和張曼玉,難有歐美市場,因為華人的流行曲,從結他、電子琴到唱歌時扭腰肢的輕狂,不是學披頭四就是模仿貓王,欠缺了一點點民族特色。市場所限,名利的慾望就要相應降低。張惠妹受到委屈,她不明白煩惱的根源。她在後台表演換衣服,真可惜啊,無相無願,能把心頭的那一切都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