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長期以鍵盤打字或不正確使用滑鼠會損害手部肌腱,但原來若同時長期以單手發送手機短訊,會令病情惡化。新加坡研究發現,愈用力按手機按鈕、發送短訊速度愈快,手背側及大拇指肌腱損傷愈嚴重;而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傷,比例達五比一。 記者:黎國剛
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當地國大醫院統計指出,過去兩年因為長期使用鍵盤打字、移動「滑鼠」,及以單手輸送手機短訊導致手部肌腱損傷的病例增加百分之五,該院每天平均新增三個新症。報道稱,因發送手機短訊而造成的手部肌腱損傷,主要是因手背側腱鞘膜發炎,並變得肥厚,使到大拇指在伸展時疼痛。
該院康復治療部門職能治療師黃盛杰在報道中稱,長期以單手傳送簡訊,對手背側和大拇指所造成的壓力尤其嚴重,因為以單手握着手機時,手腕彎曲幅度很不自然;而愈用力按手機按鈕、發送短訊速度愈快,手背側及大拇指肌腱損傷則更嚴重。
報道又指,國大醫院統計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這類創傷,平均比例是五比一,主要是因為女性體格較嬌小。因此,手機用戶在發送短訊時,應盡量以兩手握着手機,以平衡雙手的壓力。
不過,本港骨科醫生兼工人健康中心主席葉富強認為,發送手機短訊導致手肌腱勞損的可能性不大。他指出,造成手部肌腱炎的原因很多,包括長期使用電腦,近年求診的病人也有上升趨勢,包括寫字樓文員、家庭主婦、家務助理及護士等各行業人士。他強調,患者最重要是針對症狀,及早治療,或用藥物減少發炎,並透過調節工作時的動作及生活方式,盡量減少肌腱勞損。
事實上,本港市民患上肢勞損的情況普遍。勞工處職業健康診所去年接獲超過九百宗有關手部筋肌發炎等上肢勞損的新求診個案,香港工人健康中心每年接獲約八十宗與文職有關的痛症求助。早前一項調查發現,近七成六受訪打工仔稱在工作期間及工作後,上肢肌肉筋骨出現疼痛、關節僵硬、麻痹,甚至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