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這個問題,應先了解胡錦濤到上海的目的。按官方的說法,胡到上海是要「就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好經濟工作,加強黨的建設等問題深入調研」。加強黨的執政能力是下月四中全會的議程,胡錦濤就此先到各省市調研是必然的。因此,加強黨建只是配菜,如何促使上海「做好經濟工作」才是主菜,從他參觀的多是科研院所、碼頭船塢、電力公司、企業車間等安排,可見端倪。
所謂促使上海「做好經濟工作」,只是「促使上海服從中央的宏觀調控大局」的另一說法。只要成功說服後台最硬、實力最強的上海認真落實宏觀調控政策,其他省市自然乖乖與中央合作。
理論上,這項工作最好由來自上海的國家副主席曾慶紅或常務副總理黃菊來做,但過去幾個月他們絕少開腔支持宏觀調控,要他們到上海游說,似是強人所難。其次,由溫家寶親自出馬也是不錯的選擇。可是,溫家寶五月底到上海考察兩天,責令上海認真配合中央的宏觀調控,但上海人似乎沒把溫總的話當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稍後還在政治局會議上指摘溫家寶推行宏觀調控政策,要溫總負上政治責任。因此,溫總再到上海游說,相信也不會有甚麼理想的結果。這就是胡、溫兩大巨頭在短短兩個多月內,要一先一後到上海「考察」的底因。
雖然胡、溫在上海的考察地點基本相同,但兩人對上海人的態度截然不同。溫家寶每到一處就指出問題、提出要求,而非像胡錦濤那樣總是肯定、讚賞上海幹部。溫家寶在上海、江蘇、浙江三省市負責人座談會上,更堅定的說:「各級領導要堅決服從國家宏觀調控大局,繼續把中央的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為保持全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貢獻。」但是,上海人從不把京官放在眼內,過去都是中央政策配合上海,哪會反其道而行。因此,即使溫總親自披掛施壓,上海人對宏觀調控還是表現得不太積極。
既然上海人不吃京官硬的一套,胡錦濤就來軟的:放下身段,把好話說盡。況且,胡錦濤現在的政治實力還難以跟上海幫相提並論,勉強硬碰,不但自己頭破血流,往後上海人可能連陽奉陰違也不幹了,索性與中央對着幹,胡溫也奈何不了他們。胡錦濤到上海安撫游說,態度自然要「友好」了。
(二之二.完)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