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地下街要成功 興利中心須變身

銅鑼灣地下街要成功 興利中心須變身

規劃署正就銅鑼灣道路改善計劃諮詢公眾,其中最具爭議的地下街建議,測量師學會會長謝偉銓認為,成敗關鍵在於出口之一的興利中心能否同時變身,吸引人流使用地下街。
謝偉銓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日本地下街的成功關鍵是規模大,有充足人流。按政府建議,銅鑼灣地下街將連接地鐵崇光百貨出口,由軒尼斯道地底延伸至對面興利中心,是全港首項在繁忙街道下進行的大規模挖掘工程。

單地下商場吸引不大
規劃署建議地下街由私人承建,政府毋須注資。消息指,地下街的建築成本高昂,涉及重鋪各類地下管道及封閉道路兩旁店舖賠償,是否合乎經濟效益有待私人財團詳細研究。
消息人士透露,政府曾模擬計算一個2萬餘方呎地下商場發展,發現財務上不划算,希望私人財團自行研究可行方案,現階段政府對於地下商場的規模、建築方法、發展模式及經營策略均持開放態度。
謝偉銓認為,將來行人是否願意捨近取遠,放棄地面而繞過地下街往來崇光百貨和興利中心,很視乎地下街與兩連接商場的吸引力。2萬餘方呎地下商場規模上不足以吸引人流,而興利中心屬舊式設計商場,欠街舖及潮流租戶,現時人流不多,除非興利中心能徹底革新成大眾化、年輕化的焦點商場,否則難以扭轉現時消費者習慣。

倘利經濟值得用公帑
他不贊成政府本着「唔使出錢就做」的心態,認為如果對社會及經濟有利,即使用公帑都是值得,現時來港旅客日漸增加,銅鑼灣勢成購物焦點,值得進行全面的行人改善計劃。
規劃署上周末剛在銅鑼灣利園山道設公眾論壇,聽取各界對道路改善計劃的意見。
記者:黃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