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富國強兵 - 李怡

李怡專欄:富國強兵 - 李怡

中國這「一國」的國情,要去了解甚麼和平、戰備、統一、宏觀調控、對台對港政策等等,其實都是白費勁。由於政治體制上實行的是權力私有制,因此所有的政策變動都圍繞着權力關係團團轉。最近有關宏觀調控、對台戰備等等問題的議論,根本原因是內部權爭;有關是否容許香港普選、香港是否鬧獨立、有無外國勢力介入等等,也與內部權爭有關。跟中共講道理,雖不能說完全無用,但實際上是沒有看到問題的關鍵所在。
內部權爭中最迫切和受爭論的問題就是:江澤民要不要全退?
七月二十四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進行了第十五次集體學習。這次學習會的主題是「富國強兵」之道,內容是「富國」先於「強兵」,還是「強兵」與「富國」並舉的問題。用中共的冗長的表述方式,就是「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學習會由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員會郭桂蓉教授和國防科工委樂思傑研究員作講解,胡錦濤作了講話。

三個人講的都是富國強兵之道。本來,鄧小平二十年前已對這問題作了明確的表示,也就是:「軍隊建設要服從國家經濟建設大局」。這是鄧小平的建軍思想。八四年十一月一日,鄧小平在中央軍委座談會上強調,「和平時期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們軍隊有自己的責任,不能妨礙這個大局,要緊密配合這個大局,而且要在這個大局下面積極參加國家建設。……軍隊裝備真正現代化,只有在國民經濟有了比較好的基礎上才有可能。」
這說法,清楚闡明「富國」先於「強兵」,等於是對毛澤東的「寧要核子,不要褲子」的根本否定。過去二十年,中共基本上執行鄧小平上述的建軍路線。
對已經這麼確定的建軍路線,現在為甚麼又拿出來討論呢?很明顯,這與江澤民不久前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有關。江在講話中說,會後一、二十年,「局部戰爭不可避免」,「最大的安全威脅是台灣問題」,中國的發展受到台灣問題的影響,不排除在這個世紀頭二十年內解決台灣問題。江的講話顯示,鄧所說的「和平時期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由於有了新的局部戰爭的威脅,所以現在已不完全是「和平時期」了,「富國」先於「強兵」的方針要有所修正。

江的講話,旨在突出國防建設的重要性。實際上,是突出他作為中央軍委主席地位的重要性。意思是他不能退了。
胡錦濤在「富國強兵」學習會上,表現了他對辯證法的運用嫻熟。他說要「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基本依託,經濟建設搞不上去,國防建設就無從談起.國防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份,國防建設搞不上去,經濟建設的安全就難以保障。因此,在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必須切實加強國防建設,使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形成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這段話雖沒有明說,但實際上是對鄧小平的「富國」先於「強兵」的修正,改為「富國」與「強兵」並舉矣。這段話也表白胡錦濤認同江澤民的「局部戰爭」論的建軍思想。換句話說,他等於向軍方宣示,他也重視國防建設,沒有江澤民當軍委主席,軍費也不會削減。目的是:爭取軍方支持讓江澤民安心退下來。
宮廷暗鬥,影響對外政策。一旦「富國」與「強兵」並重,敵情觀念就大大上升,對台、對港的政策也就導致強硬派抬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