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戶外運動小心「熱疾病」

專家之言:戶外運動小心「熱疾病」

根據天文台資料顯示,本港六月份平均氣溫為攝氏二十八點六度,在炎炎夏日進行戶外活動,我們要預防由於體溫過高而導致的「熱疾病」。「熱疾病」包括「熱痙攣」和「熱衰竭」,前者這是由於脫水或肌肉中的電離子流失而造成的抽筋,後者是因過度流汗令體內電解質流失所引致的休克;「中暑」則是體溫過高導致腦部的溫度控制中樞失靈。如不幸遇到以上情況,我們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走到陰涼處休息,同時亦可喝點凍水幫助降溫;如有需要,馬上延醫診治。

每15分鐘「唞唞」飲水
要預防「熱疾病」,最好於早上十時前或下午四時後進行戶外活動,穿着淺色的衣服以幫助散熱,亦可戴上太陽帽。注意水份的補充,運動前後要喝水,運動中每十五分鐘亦要停下來喝點水;而市面上的運動飲料,亦是另一選擇,但這類飲品的糖份一般往往較高,控制體重人士要留意。
然而,劍擊訓練是在室內進行,沒有天氣影響較少,可是訓練過程中仍然難免會汗流浹背,以往我為求涼快,喜歡跑到冷氣出處休息,但教練會叫我趕快換上衣服,以免着涼。自此,我會多帶一兩套衣服準備更換。
另外,跟進行戶外活動一樣,訓練過程中,我亦會經常喝水,以補充體液的流失;不過,會盡量避免喝冰水,因為人體溫度突然下降,會使體內器官無法適應。
參與運動無非是想得到健康,所以無論進行室外或室內運動,也不要忽略這些小節。
何嘉麗
前香港劍擊隊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