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名十七歲少女,六月底與人吵架、大哭時突然倒下,右半身癱瘓,送醫院急救後,發現竟是左腦小血管栓塞,出現腦中風,嘴巴無法講話、進食,所幸病患年紀輕,醫生緊急予以凝血抑制劑「肝素」治療後,病情受到控制。如此年輕便已中風,實屬罕見。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表示,該名腦中風少女緊急送院時,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顯示,她的左腦小血管栓塞,語言區功能受到影響,但由於病因不明,醫師不敢冒然投以急用的血栓溶解劑,只透過肝素治療,血管栓塞情況才獲控制。
持續進行康復治療後,該少女目前已恢復部份語言能力,能講「謝謝」等簡單的詞彙,吞嚥功能也有改善,噎到的情況減少。
戴承正說,發生年輕型中風的原因包括紅斑性狼瘡、腦部腫瘤、凝血功能異常等,但這名少女都無相關病歷或家族病史,經過各種檢查後,已排除紅斑性狼瘡的可能性。
醫生將進一步檢查她是否長了腦瘤,懷疑是第五凝血因子缺陷,造成凝血異常,最後導致血栓中風,不過台灣第五凝血因子缺陷的病例很少。目前相關檢驗結果尚未出爐,無法證實病因。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傅中玲表示,臨床上年輕型中風病患較為少見,台灣醫學中心估計,四十五歲以下的中風發生率約為百分六點八,原因包括心臟血栓、先天血管異常、偏頭痛、服用避孕藥、吸毒等,而年輕型中風患者的康復效果較佳。
傅中玲稱,對於部份腦中風致病原因不明的病患,臨床上多以口服藥阿斯匹靈治療,待病程發展顯示出進一步的徵兆,才能正確的診斷,並給予正確的治療。
戴承正提醒大眾,不論老少,若發生手腳無力、癱軟,或是口齒不清、吞嚥困難等徵兆,必須趕快送院治療。
另外,台北「玄九宮」女主持林麗華因信奉神明,長期不吃飯,只以高粱酒和乳酪為生,至前日因長期營養不良而死亡。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