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未來數年升勢難止

油價未來數年升勢難止

【維也納法新社電】原油價格持續上升,紐約油價上周五再創新高,倫敦油價亦衝上1990年10月以來高位,分析員認為油價漲升已成為結構性現象,對全球經濟將造成深遠影響。

法國石油刊物《Petroleetgazarabes》的分析員佩林(FrancisPerrin)指出:「當前的危機是由於能源供應有限而需求增加,後者主要受中國和印度推波助瀾;儘管美國、歐洲聯盟和日本等依賴石油的經濟體系需求下降,但不足以抵銷中、印兩國的需求上升。」
佩林表示,每日生產170萬桶石油的俄羅斯石油業巨子尤科斯(Yukos)有停業之虞,是導致原油價格近期急升的首要原因,但石油市場本身可對此作出調整,不見得將會爆發類似1973年和1979年的另一場石油危機。佩林認為,與其把油價上升歸咎於尤科斯,倒不如說這是一個結構性的現象。他預期原油價格起碼在2010年之前仍會升勢不止,而這種情況與上述結構性因素不無關係。

政局不穩推波助瀾
在上周五,紐約9月份原油期貨價格曾攀上每桶43.85美元的歷史新高,收報每桶43.80美元,創收市新高。倫敦9月份期油價格一度高見每桶40.05美元,升80美仙,是1990年10月、即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來首次升越40美元水平。
雖然目前經通脹調整後的全球油價仍低於上世紀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期間的水平,但油價自2002年開始的急速升勢仍讓人吃驚。地緣政治是其中一個推高油價的主要因素,從2001年「911」事件到今年上半年伊拉克恢復原油供應,油價走勢一直受中東緊張形勢以至委內瑞拉和尼日利亞等產油國的國內局勢不穩所主導,以致如今升越每桶40美元。

油組產能接近見頂
此外,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石油需求,是油價急升的另一主因。以去年石油進口上升三成的中國為例,預期到2025年的石油消費量會由現在的每日550萬桶增長至1100萬桶。
儘管油組強調已準備好增加供應以應付需求,但分析員認為油組國家的剩餘生產力快要見頂,這些聲明只是故作姿態,讓市場以為油組仍有能力大量增產石油。
另外,英國石油公司(BP)行政總裁布朗接受BBC電視台訪問時說,由於石油供應不穩,他預期油價不會在短期內顯著回落,但亦不會進一步急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