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季GDP增長只有3%,低於市場預期的3.6%,亦遠較首季的4.5%為小,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如本周公布的就業數據不佳,下周聯儲局議息時加息的機會將只有一半。經濟數據欠佳,加上油價接連創出新高,但對股市的影響並不大,三大指數整周錄得上升收市。
油價升破43美元一桶歷史新高,本港資金不斷流走,引致銀行有需要在美國下次加息時跟隨,再加上東亞(023)業績不符理想等利淡因素籠罩下,即使美股企穩,亦未對港股帶來特別幫助。大市方向未明,滙控(005)及恒生(011)等銀行股周一陸續公布業績前,投資者態度甚為審慎,上周大市日均成交更跌至100億元之下,只有93.4億元,較前周下跌了14%,亦是今年成交最低的一周。在重要藍籌股本周開始公布業績下,相信大市會轉趨活躍,但如要突破12500點阻力,要待資金重回港股後才有機會。
國企股上周表現相對較為穩定,相信與缺乏新的利淡消息有關,大部份企業業績預期佰相當理想,亦對整體國企帶來幫助。但筆者已不斷指出,上半年業績理想是應該的事,因去年同期在沙士影響下,盈利基數甚低,經過年初首季的高速增長,半年出現倍增是正常的事,下半年的業績才可見真章。
筆者看好的電力股份,在電費加幅未及成本上漲下,上半年盈利相對原材料股份或許較差,但亦會有穩定增長。在成本未再顯著上升、新電廠開始陸續投入生產、產量增多下,下半年盈利將可保持增長。
根據目前電力需求增長趨勢和電網的供應能力,預計華東電廠電力欠缺達1800萬千瓦以上,佔全網的60%(江蘇欠缺855萬千瓦,浙江欠缺678萬千瓦),持續性缺電將延續。華能(902)主要遍布於華北及華東一帶,是缺電最大的地區。集團剛收購回來的5家發電廠令總發電量大增,預期來年營業額應會繼續上升,但始終由於煤炭成本上漲,電費相對難以調升下,全年盈利增長只會屬平穩。
華能股價跟隨整體國企由4月份高位回吐,但6元水平支持力甚為不俗,今年以來雖曾多次下試此水平,但皆能穩守。投資者仍可以持有,若此水平保持不失,可以再買入作為長線投資。
連敬涵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