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航空(1055)宣布出資5億元(人民幣.下同)委任中關村證券進行投資,希望藉此增加投資收益。有關合約訂明,中關村證券將根據資產業績收取管理費──投資收益率若低於6%,不涉及任何收費;回報率高於6%時,則收取當中6成作管理費。
今次南航提出這種「另類業務」安排,據其管理層解釋,是因為公司近期經營情況有所改善,現金流又比較充裕,所以才會涉足現金投資,以改善投資回報。
一直以來,南航最大的問題是負債比率高企。截至2003年12月底止,總負債高達184.6億,但手持現金約20.8億。儘管其淨現金頭寸為163億,但按其約119億元股東資本計算,債務與資本比率高達1.5倍,處於一個頗危險的水平。因此,若以經營情況有改善及現金流充足作此「另類投資」的依據,似乎有點講不過去。
另外,早前達成的中美航空協議,入選的中國及美國航空公司,將被容許飛抵對方國家任何一個目的地。在這客觀的經營情況下,預料內地航空公司的資本開支會因購買飛機而加大。而實際上,南航持有6成權益的廈門航空,正計劃斥資25億元購入7架波音飛機,這正好反映目前國內航空公司為了迎接未來市場的進一步開拓,需要增加資本開支。所以,南航此時作出這樣的安排,似乎並不適當。
當然,南航管理層有其理據,如他們認為目前投資一架737飛機不到5億元,而租金年回報大約是1千萬元,而將流動資金放在銀行的年回報率亦不足1厘。但假設將資金透過中關村證券投資於股市,預期回報率不低於上述兩者,加上要年回報率高達6%始涉及繳付管理費,理論上是不錯的如意算盤。
這個比較要假設股市有不俗的回報始會出現,但根據南航早年投資,如2002年及2003年分別錄得數以千萬元的虧損,而資料顯示中關村證券業績表現亦未如理想,因此,未來南航這個「另類業務」會否為盈利帶來貢獻,我則持保留態度。
今次南航出資所涉及的金額,不算太高,對南航未來的盈利影響也不會太大,但這個舉動始終與其本業格格不入,無疑令市場對公司管理層有所質疑,對股價始終有負面影響。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