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交流 - 陶傑

暑期交流 - 陶傑

暑假到了,許多中產家長把小孩送去歐美住宿兩星期,學英語、逛博物館,走出農村醬缸社會,開拓「國際視野」。
「國際視野」由中國的成人來開拓,很有困難。不要由父母老師來「引導」,因為大人引導引導着,就會把孩子引導進唐人街,要讓小孩自由行。
一位中年朋友的女兒去了英國,父母日夜掛念,給女兒打電話。第一二天,女兒還抓着電話跟媽媽訴心聲,到了第三四天,女兒的話開始簡短。到了第二個星期,媽媽打去電話,女兒用英語說:I'mfine,這裏很快樂,沒事就不要打電話來。
中國兒童往往因為他們上一代的狹隘,無法開拓真正的視野和氣魄,父母師長甚麼都管到底,中國的孩子很可憐。

七月十四日,廣州文德路小學的一個師生交流團來到日本埼玉縣武藏台小學校。日本政府對華親善,只要中國的中小學來日本暑期進修,一概免簽證。文德路小學是一家貴族的「國際學校」,學生的父母,不是跨國企業的高等華人買辦,就是在珠三角開海鮮酒家桑拿舞廳的老闆。
武藏台小學三個月前就排練好節目,日本小學生用中文唱了流行曲《茉莉花》。日中兩國的小孩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歡迎晚會上,雙方校長致詞。日本小學校長的講話很簡潔:歡迎中國小朋友來訪,希望兩國人民能世代友好下去。
輪到中方的廣州小學校長講話了。這位校長長篇不絕,講述了文德小學的光榮史,介紹了與歐美各國接軌的「親戚」學校單位,大有得意之色。
然後是日本的小學生代表發言。她介紹了學校的伙食、學生最喜歡吃的食物、校園的一個輪胎山的遊樂園,還有跳繩最多的學生能一口氣跳三百次。

輪到廣州的小學生代表說話了。她由「中日交流源遠流長」開始,說到自從唐代,兩國就開始互遣文化特使,再扯到廣州的風景文物,然後宣傳城市最新建設的外環線公路和機場,好像在宣讀一篇對外招商的八股廣告。
日本的小學生聽得懨懨欲睡起來。他們不明白,自己對中國小朋友說的都是小學生的真誠心聲,為甚麼中國小朋友一開口卻那麼悶出鳥來,口氣都像省委書記?
中國小孩從小被訓練說假大空。因此,朋友在英國的女兒,在電話中沒好氣地喊收線,不必緊張,她也許學會的第一課,是刪節了所有的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