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警告:過份瘦身易患慢性疾病<br>減肥歪風寧節食不運動

醫生警告:過份瘦身易患慢性疾病
減肥歪風寧節食不運動

【本報訊】香港人瘦身成風,卻未必及得上亞太區其他國家。一項調查發現,亞太地區的男女半數認為自己肥胖,但減肥的人士卻有七成,其中韓國人最熱衷減肥,超過九成人嘗試減磅;香港則有約半數人認為自己肥胖,參加減肥計劃的人士有四成四,在十三個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二,而不少人卻寧可節食也不願做運動。醫學界人士警告,不要過份減肥,否則減肥減出禍,患上慢性疾病及情緒病。 記者:謝穎詩

調查公司AC尼爾森今年五月訪問了亞太十三個地區共九千四百八十五名消費者對體重的意見,整體而言,五成四認為自己肥胖,但六成九表示正進行減肥計劃。年齡介乎十六至二十四歲的年輕人有更多人減肥,他們當中四成二認為自己肥胖,正在減肥的更達七成二。

四分一人從不運動
今次調查一共訪問了六百四十一名香港人,五成三受訪者認為自己肥胖,正進行減肥計劃則有四成四。不過,十六至二十四歲的香港年輕人較緊貼亞太區的瘦身大氣候,這個組別當中四成二認為自己肥胖,進行減肥計劃的人士略多,四成六稱正進行減肥。
亞太十三個地區中,以韓國人最愛減肥,調查顯示十個受訪者中有九人正減肥,但他們只得五成二認為自己肥胖。
十三個地區當中,以台灣、澳洲及新西蘭自認肥胖的人最多,三個地區均有逾六成受訪者表示自己肥胖,但台灣只有四成六受訪者減肥,澳洲及新西蘭則有七成。
調查又發現,受訪者情願節食也不做運動,三成六表示減少進食肥膩或高脂的食物,兩成受訪者則稱會減少進食高糖份食物,其他的減肥方法包括以藥物輔助,茹素等。調查發現,亞太區整體有四分一人表示從不做運動,香港更有三成一人表示從不做運動。

體重指數不低於18
家庭醫生關嘉美指出,時下纖體蔚然成風,不少體形標準的人士,例如剛好處於體重指數二十三,仍希望減肥。她表示,體重指數介乎十八點五至二十二點九最標準,若減肥至低於指數十八,對身體有影響,包括有機會患上慢性疾病如腎衰竭,心跳紊亂。她更提到,曾接觸不少個案因減肥導致飲食失調,部份人更患上情緒病,產生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