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厚鏵參選第二屆澳門特首,提名者在三百名選舉委員中佔了二百九十多名,佔選委會百分之九十九,不用說,當然會當選。不過,與香港的行政長官選舉條例不同,就是澳門即使只有一個人參選,即使提名人已佔了選委會的多數,但仍要經過三百名選委的一次無記名投票。而香港的行政長官選舉條例則規定,若只有一人參選,就可以自動當選,連不記名投票這個蓋橡皮圖章的手續都免了。
兩者的分別在哪裏?在於有資格提名的人士,往往礙於情面或政治、經濟利益的考慮,不得不提名,但當不記名投票時,卻可以不投票給自己提名的參選者。二○○二年董伯獲八百名選委中七百一十四人提名,於是宣布毋須再一次不記名投票,就自動當選。當時筆者已為文表示,若按《基本法》規定進行一次不記名投票,八百名選委中肯定不會有七百多人投票給董伯,能否過半數都有問題。倘提名有七百多人,而不記名投票時大大小於此數,那麼一方面董伯當選很難看,另方面也突顯了這種選舉制度的荒謬。
何厚鏵顯然不擔心會出現這種狀況,因此澳門在草擬行政長官選舉條例時,可能考慮到香港有關條例所受批評,因此訂明即使一人參選,也要經過一次無記名投票。在無記名投票中,何厚鏵所得票數可能少於提名人數,但他並不在意。
港澳兩地的小圈子選特首,同時暴露了一個問題,就是由於這種畸形制度,使現任特首在選委中找人提名,絕大部份人都礙於情面或政經利益不得不提名,因此現任特首的壓倒性提名已保證了他可以連任。也就是說,任何一屆特首在小圈子選舉中一定可以再多做一屆。那麼,五年一任的規定根本毫無意義,索性規定十年一任更乾脆。
大約有見及此,何厚鏵在取得百分之九十九的提名後,他說,民主政制的發展,必然是第二屆特區政府所面對的問題,也是社會普遍關注的。由於何厚鏵過去五年的政績獲廣大澳門市民肯定,因此澳門市民對民主政制的訴求並不似香港那麼強烈。然而,市民對民主訴求強烈的香港,董伯獲選連任時反而不提民主發展,而澳門的何厚鏵反而提了。這不僅反映何董之間政治智慧的高下之別,而且也反映二人對民意民情的掌握與自信心也有霄壤之別。
任何社會,都會有最高權力的轉移問題。下月十二日,新加坡也會有一次權力轉移,也就是由李光耀的兒子、現任副總理李顯龍,接替吳作棟的總理職位。
李光耀被稱為新加坡「國父」,十四年前他將總理之位交給吳作棟時,吳作棟即時任命李顯龍為副總理,新加坡社會已有政治笑話,說這是「TheFather,TheSonandTheHolyGoh」。──吳作棟的「吳」字,新加坡取福建發音為「Goh」,此句是引用天主教祈禱時說的「聖父,聖子與聖靈(Ghost)」。當時,多認為吳作棟只是過渡人物,李光耀的本意是將權力傳給兒子。不過,吳作棟這個總理,竟也當了十四年。所以即使是父傳子,也傳得不太難看。
實際上,父傳子的世襲制,比不民主的一黨專政或專政延伸的港澳式轉移最高權力還要好一些。首先,你不是掌最高權力者的兒子,你就不會去爭;其次,若你是承繼權力的子嗣,在現代社會,你也要爭取民心,爭取表現,而不像一黨專政或其權力延伸的制度,只須討得掌最高權力者的歡心,就能繼承或執掌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