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趕跑跳的營生旅程上,最大的享受便是回家,連大門也不用踏出,自由醒,弄一大碗加玉米加三成熟煎雙蛋加大量黑胡椒碎粒的出前一丁;一二三四套DVD電影,不用問日不用問夜。
最大的幸福來自親密的家人。那夜深,大小姪兒在村尾候我歸來;替我提着行李,一面走一面憶念整十年前他們從北美洲回來上小四及小一,如今已上大學及快上大學,嘆逝水流年,珍惜他們每一天回來度假的日子,再夜我也甘願回來,見一把面、談一席話。
夜黑似漆,過井頭,大兒驚喜高叫:啊!螢火蟲。
一豆綠光悠閒飄過,喚回昔日我們飯後在村後散步,果園邊上細數不少的螢火蟲。數年前,大兒畫了一幅螢火蟲給我生日,簡單寫上:「好想跟你一起尋找螢火蟲。」
難忘的螢火蟲風景還有新西蘭北島的WaitomoCave。讓人感動的不單洞內成千萬的條狀螢火蟲發出的藍綠光芒,不止進場坐在小船上觀「光」的遊客遵守禮貌,十分克制,既不喧嘩也不偷步拍照;而是初看這個螢火蟲山洞的照片,時為初中母校的圖書館。當年的教會學校,校長與老師為數不少來自新西蘭,圖書館內有關新西蘭的書籍為數也不少,其中兩冊為《NewZealandinColour》的第一及第二輯,內邊便刊出螢火蟲洞「TheGlow-wormGrottooftheWitomoCaves」的圖文介紹。相信書籍印於七十年代初,距今三十年,如果在別些地方,螢火蟲洞可能老早污染破壞無全。
五年前首次踏足新西蘭,有幸來到這個位於Otorohanga及KawhiaHarbour的北島西岸的天然山洞,毛里語,Waitomo意思是「水淌洞」。偌大的山洞,淌着泉水,入內需乘小船。洞深處,萬籟俱寂,抬頭以萬千計一條條的螢光或止或動,確是奇觀。
除了螢火蟲讓人嘆為觀止,新西蘭在環境保護,在可持續發展,在旅遊環保用上的力量,也是世間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