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窩輪與期權何者較可取?

衍生創富:窩輪與期權何者較可取?

投資者有時會預期大市在短期內將大幅波動,但卻無法得知是升是跌。遇到此種情況,大部份投資工具書都會建議投資者建立股票期權的馬鞍式長倉或勒束式長倉,以賺取利潤。部份窩輪投資者對類似的投資策略(即同時持有認購證與認沽證,等待波動市況的來臨)也躍躍欲試。倘若決定採取這策略,到底是窩輪還是期權較為可取?

解答上述問題前,讓我們先重溫這策略的運作模式。「馬鞍式長倉組合」代表同時買入同一或接近行使價及到期日的認購證和認沽證,一旦市況出現巨大變動,認購證或認沽證理應為組合帶來不俗回報。當然,組合的盈利並無上限,視乎相關資產波動的程度而定,最大虧損則只限於期權金或窩輪投資的總和。
一般來說,投資者選擇設立馬鞍式期權組合,大多認為相關資產的波幅將會在短期內大幅上升,或相關資產的市價已處於牛皮市況一段頗長時間,有機會突破性地大幅上升或下挫。此時如運用馬鞍式期權組合,無論市況上升或下跌,皆會有利可圖。

窩輪策略較難執行
回到剛才的問題:若設立馬鞍式投資組合,到底是窩輪還是期權較為可取?其實,窩輪屬期權的一種,因此兩者均可組成類似投資策略,只是窩輪較為普及,透明度也高。期權的優點是可讓投資者建立馬鞍式長倉或短倉組合,配合對後市看法。但按照本地市場規例,窩輪並不能沽空,因此投資者不能同時沽空認購證和認沽證來建立馬鞍式短倉。
另外,由於期權是上市產品,認購和認沽期權的條款是標準的,故投資者要選擇同一行使價及到期日的期權條款極為容易。相反,窩輪的條款則沒有既定標準,完全視乎發行商的決定,投資者或會較難找出相同行使價及到期日的認購和認沽輪條款。

期權價較低流通差
至於定價方面,期權市場的價格一般較窩輪市場為低,這或許是由於窩輪不能沽空的緣故,因此,當投資者建立馬鞍式長倉及勒束式長倉時,以期權為主的策略,成本有機會較窩輪組合為低。此外,投資者亦需留意,期權市場的流通量一般遠不及窩輪市場,買賣差價闊的情況經常發生,而在窩輪市場上,除發行商會為窩輪提供報價外,不少投資者的買賣盤也有助減低窩輪擘價。
建立馬鞍式長倉的缺點是投資成本高昂,投資者在同一時間內購入認購及認沽期權,需付出雙倍的期權金,相關資產一旦在投資期內未有大波動,他們的期權/窩輪組合便會因為時間值流逝而招致虧損。故此,此策略未必適合一般短線投機者,他們倒不如直接購入單方向投資,效果可能更為化算。然而,對一些深信市場將會出現大變動的投資者來說,此策略的值博率不錯,或可加以考慮。
投資者需留意,除相關資產的價格轉變外,認購及認沽期權或股證皆會受到波幅調整的直接影響,市場波幅一旦出現變動調整,此類組合的價值亦會反映出來。
雷裕武
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聯席董事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