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動機 - 李敏

殺人動機 - 李敏

近期TVB掀起神探追兇潮,《隔世追兇》和《棟篤神探》的都反應不俗。
我作為偵探迷當然會捧場,但正正因為一個偵探迷,所以少不免一邊看古一邊駁古。
不過駁古還駁古,只要觀眾繼續看下去,電視台還是贏,更有編劇朋友告訴我,任何關於推理的故事,偶爾讓觀眾聰明一會才是高明,只要守住尾門讓人追看下去就可以。
甚麼叫守住尾門?即使觀眾猜到兇手是誰,卻不讓他們明白殺人動機,這樣觀眾還是樂意等多一會。的確,在現實生活中每翻開報紙新聞見到有兇殺案,如果報道中沒說明殺人動機,心裏還是癢癢想知。
相信TVB的編劇也明白這一點,所以每當戲中探員把疑犯帶進偵訊室,疑犯老是「鬼拍後尾枕」將真相和盤托出。係!係我殺嘅,因為佢……
一般來說,殺手招認場面是有一定的戲劇效果,除了交代劇情,也令到觀眾有一種情緒的紓緩,relief!世上有甚麼比殺人兇手向警員自首更肯定、更叫人安心、更能顯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但現實和戲劇還是差了一段距離,戲劇很多時彌補了現實中那些叫人失望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