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商業周刊《BusinessWeek》近日剛推出全球1000大市值公司,這次它採用了由日內瓦的MorganStanleyCapitalInternational(即大摩指數供應機構)所提供的數據,覆蓋全球38個國家的股份。由於數據增多了,故在這次的全球1000大市值公司中,包括不少新興市場的公司,自然少不了中資股。
去年,中國移動(941)尚未在考慮之列,故入不了全球1000大,但今年因更改數據的關係,中移動被納入了,其排名為70名,是中資股中排名最高的。另一方面,由於滙控(005)及中移動不算是香港公司,故在港股中,排位最高的為和黃(013),排行第166位,相對去年的140位,和黃的名次已是後退了。
在香港股份中,可謂是長和系的天下,由於有15間香港的公司被納入全球1000大,長和系佔了4間,包括和黃、長實(001)、港燈(006)及長江基建(1038),反映長和系在港股中舉足輕重。可是若將長和系這4間公司佔恒指的比重相加,其總數合共12.62%,仍不及滙控佔恒指比重33.62%高,可見滙控在港股中真是巨無霸。但在全球則不同了,在全球1000大市值股份中,滙控不入首10名,其排名為第13名。
以市值計算,滙控雖然入不了10大,但以盈利計算,滙控則排行第4,是全球第4大賺錢公司,僅次於Exxon-Mobil、Citigroup及GE。在去年,滙控是入不了全球最賺錢的公司,可見今年它是由10名以外跳至第4名的,殊不簡單。
筆者一向只是看誰在首10名以內,以及其過往的升降便算,很少會留意誰在全球1000大市值公司中排行第1000位。今次在查看中國股份的排位時,察覺中信泰富(267)剛入榜,排在第1000位,差一點便可能入不到。
中信泰富持有25.7%國泰(293)的股權,及28.5%港龍航空的股權,去年由於沙士衝擊,旅遊業大受打擊,令航空股的股價大幅下挫,中信泰富亦自然被拖低了,故在去年入不了圍。隨近期航空股回升,中信泰富的股價也上升了不少,並入了1000大。
可是近期油價高企,不利航空業,再加上中信泰富在國內投資的電廠及鋼廠等,會否受宏觀調控影響仍是未知之數,故它能否保住第1000位暫時難料。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