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許願,首到歐洲,接觸的土地期望是Salzburg。一套成功電影的魔力絕對可以改變一方土地的地運。就如《FunnyFace》及《Sabina》之於巴黎、《RomanHoliday》之於羅馬、《摘星奇緣》之於NottingHill、《魔戒》之於紐西蘭……自從《仙樂飄飄處處聞》,Salzburg的鋒頭在世人心目中竟然超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這個山城,莫扎特的故鄉,自古帝皇避暑的夏都,本來便是音樂與富貴家族的樂園,山水秀麗加上文化藝術氣息,比較附近德國的慕尼黑與瑞士的蘇黎世,各自精采的特質不遑多讓。
歐洲優秀的地方,來自那麼小的地域卻同樣存在着各具特質與色彩的國家、地區或城市;巴黎、倫敦那麼近卻同樣以不同手法雙雙成為世上名都。意大利一個小國,米蘭、威尼斯、佛羅倫斯與羅馬,不用禮讓都各自或同時擁有國內及國際的擁躉fans。看我們中國;北京與上海打、上海與香港打,連廣州、深圳也要與香港打……「鄉土的,本地的,獨特的便是國際」在內地傳頌多年,水平低仍未沾邊,國際?還是西方好!
腳板首先着地的歐洲是阿姆斯特丹,十七歲的暑假,最便宜的包機,從滿地可飛往荷蘭。隨後到南部馬城工作了一個月,賺了點路費才東行到Salzburg。
七月底的中歐陽光特別明亮,空氣低污染的山區有一種百分百涼爽清脆的音響。火車離開瑞士進入奧地利,沿途白雪蓋頂的綠色山嶺重叠而開朗,它們將故鄉香港的群山變作小弟弟,將當時居住十分平坦的多倫多變得沉悶無味,幻想着茱莉安德絲主演的修女瑪麗亞走上高山,涉過溪流,開懷高唱音樂之聲。一切童年夢想實現眼前,少年上路的驚喜振奮似群山重叠,陪伴火車一直進入薩爾斯堡。
這個城市除了山嶺樹林,還有大河小溪,處處教堂、噴泉、修院、古堡,當然少不了精緻的別墅、酒店、餐廳與本地人最愛的豪放啤酒吧。整體氣質高雅而傲慢,但都藏在骨子裏,對為了一套荷李活電影或莫扎特而湧到的遊客笑臉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