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科網股爆煲教訓<br>鄭承文學懂居安思危

吸取科網股爆煲教訓
鄭承文學懂居安思危

鄭承文在2000年中,出任光亞科技(8061)總裁一職,便是要趁着科網股熱潮,在印尼拓展資訊科技市場。然而,好景不常,很快便遇上科網股爆破,01年度光亞業績更錄得2.1億元大額虧損。不過,經一事、長一智,是次經驗讓他日後面對新事物,在興奮之前,會先充份分析後才行事。

回想剛加入光亞的首半年,鄭承文主要的工作是跟着潮流大事收購科網公司,並到世界各地搜羅科網人才,配合光亞急促擴展的科網事業。

花年半時間收拾殘局
然而,當科網泡沫爆破後,他卻足足要用一年半時間,才清理完那些虧本的網絡公司,並將辛苦找回來的科網人才裁掉,過程十分痛苦。
面對如此艱難的困局,他慶幸管理層與大股東力寶集團很快達成共識,並於00年底定下中長期發展目標,就是以實業為基礎,「cashisking」,要以能賺錢業務為主,結果他們找到Matahari零售業務和有線電視作為未來發展方向,而將部分虧損的科網業務關掉,部份售賣硬件的,則拓展至售賣軟件及服務。
就是這樣一切回歸基本,再用了兩年時間,一步步將光亞再次建立起來。他認為,這次經歷也是對他個人一個學習路程,一切要以實際收入及客人為基礎來得更穩固。以後他面對新東西,在興奮之前,先作充份分析才會行事。

投資印尼先評估風險
他舉例說,光亞最近取得印尼全國流動電話經營牌照後,雖然有很大發展機會,但在作出投資前,他會以風險控制作為最高原則,現在正尋找合作夥伴,共同拓展以減低承擔風險。
對於大股東力寶在光亞低潮中仍給予他的信任和支持,讓他和公司度過難關。他認為,主要是大股東對光亞的業務情況清楚認識,並對印尼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相信當地經濟不斷增長,人民收入會繼續提高,消費能力正在加強,對光亞轉型發展消費產業給予肯定。

獲股東支持度過難關
光亞正朝着這方向發展,而光亞股東周一剛通過了集團增持Matahari股權,由現時的45%增至略高於50%,成為持控股權的附屬公司,好讓Matahari的業績能夠併入上市公司帳面裏。另外,光亞又申請將公司改名,由光亞科技改為光亞公司,更能反映光亞是以消費為核心業務。他亦爭取光亞今年扭虧為盈。
記者:周燕芬

光亞亦有經營印尼有線電視服務。 資料圖片

鄭承文於99年曾任職臨時科學園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