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79億元 恒指反覆偏軟<br>港股成交8個月最少

僅79億元 恒指反覆偏軟
港股成交8個月最少

【本報訊】美股上周五跌穿萬點心理關口,亞太區大部份股市昨日均下挫,港股亦隨外圍低開110點,早段最多跌134點,其後跌幅收窄,最後收報12319,跌33點,全日總成交僅79.08億元,為自去年11月24日以來成交最少的一天。

港股成交額自今年初以387.6億元創出5年最多紀錄後,交投逐步回落,7月份更多次不足百億元,資金流走、內地推行宏觀調控、新股熱潮冷卻等,都是港股轉淡的原因。
證券經紀稱,昨晚美國民主黨於波士頓舉行全國代表大會,不少投資者對大會是否安全順利完成持觀望態度,故注意力只集中在期貨轉倉,導致現貨交投淡靜。恒指期指及H股期指成交上升,分別逾5.42萬張及1.55萬張;前者未平倉合約達9.8萬張,後者則達2.35萬張。

觀望業績轉炒零售股
康和證券董事鄺宏博稱,由於市場等待周五東亞銀行(023)及下周一滙控(005)、恒生(011)掀起的藍籌股業績公布期,對買賣藍籌、紅籌及H股的意欲較低。

大摩:內地可軟着陸
反而本港可望恢復通脹,成為近日炒本地消費股的藉口,昨日一些落後或有虧損的消費股仍照炒如儀,慕詩國際(130)連升7個交易日,昨急升18.94%,股價再創新高;堡獅龍(592)及六福(590)都分別升11.46%及4.03%,他相信恒指下周交投才會回升。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員羅奇發表報告指出,儘管中國第2季經濟增長似乎放慢,但近期銀行信貸增幅仍不算慢,6月工業產值增長相對仍然偏快,但他不預期中國政府再推出更多宏調措施,並相信中國今次的宏調仍會像前三次一樣,能夠做到軟着陸。

一波唱淡汽車股捱沽
另外,EconomistIntellienceUnit(EIU)昨日發表最新報告指出,雖然中國政府在今年餘下時間將透過行政手段,打擊信貸及投資增長,但仍可能採取如加息等措施。EIU又表示,若宏調措施未能降低投資增長速度,將會令經濟出現泡沫,最終損害企業盈利,以及導致銀行呆壞帳飆升。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的報告將中國汽車股投資評級及盈利預測調低,主要是該類股份現價未足夠反映近期負面消息。華晨汽車(1114)跌3.41%、駿威(203)挫3.57%、慶鈴汽車(1122)跌1.9%。另外,有國家稅務總局官員表示,中國計劃取消原鋁出口的8%退稅補貼,儘管中國鋁業(2600)已表示影響不大,但中鋁股價仍下跌2.41%,收4.05元。

踏入5月後,港股成交轉靜,未曾超過兩百億元,7月份更多次少過百億元,冷淡的市況令新股也乏人問津,從平保(2318,圖)及聯泰(311)等大型新股招股反應理想、股價亦要破底中可見一斑。

踏入5月後,港股成交轉靜,未曾超過兩百億元,7月份更多次少過百億元,冷淡的市況令新股也乏人問津,從平保(2318)及聯泰(311,圖)等大型新股招股反應理想、股價亦要破底中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