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美焦點只有一個──民主黨在麻省波士頓舉行的全國代表大會。大會一連四天,約五千名民主黨代表、一萬五千名賓客和一萬五千名傳媒記者雲集,民主黨將正式提名克里和愛德華茲當正副總統候選人。民主黨同仇敵愾,決心重奪白宮。不是虛有壯志,而是來到大選揭幕戰的引爆點,喬治布殊聲望低於五成,大選史上罕有現任總統在這階段能以如此低聲望贏得大選。
美國大選史上,在兩黨舉行全國代表大會的關頭,戰後對上五位成功連任的總統,即艾森豪威爾、詹森、尼克遜、列根和克林頓,聲望都超過五成;至於三位競選連任失敗的總統,即福特、卡特和老布殊,聲望都低過五成。對於現任總統而言,低過五成支持率反映他執政不合格,選民準備「炒他魷魚」。
最新的選戰民調,同樣令喬治布殊陣營如坐針氈。霍士新聞頻道的顯示,喬治布殊和克里勢均力敵,各有四成四支持率。這已經算好,《時代》周刊的更顯示,喬治布殊聲望只有四成四,克里有四成八。而很多民調都顯示,超過五成選民認為國家走錯方向,清清楚楚他們有另選總統以求變的傾向。
照這樣的選戰規律,歷史靠向挑戰者的一方。克里全國競選運動的主席沙欣就說:「我們覺得舉行大會的形勢很好。」但喬治布殊不是輸定了,至少民主黨的杜魯門一九四八年全程被人看成「狗追車」,《芝加哥論壇報》甚至頭版「錯誤」報道共和黨的杜威贏了,但杜魯門其實「反敗為勝」。
雖然喬治布殊連月來的聲望,隨伊拉克局勢持續下滑,但克里不特別爭氣,聲望上沒有大幅拋離喬治布殊。而且,美聯社逐州分析形勢,克里迄今在十四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得到一百九十三張攸關大選勝負的選舉人票,喬治布殊在二十五州得票二百一十七張,情況跟他四年前選舉人票多過選民票,如出一轍。
《洛杉磯時報》民調亦顯示,多達三分一選民對克里和他的政綱感到陌生。克里陣營發言人卡特就不諱言今次代表大會:「很大程度是一個認識你的過程。」在四天大會上,主角當然壓軸出場,到周四才發表接受提名演說,但六十歲的他,從來言不簡意不賅,必先要在大會上讓選民眼前一亮。
美聯社/法新社/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今日美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