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中國新聞的記者朋友最近對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的印象大好,說他會做公關,人緣不俗。
他舉的例子是,最近曾慶紅訪問非洲,中港記者沿途追蹤,有一次記者圍住曾慶紅採訪,香港有線電視的張寶華手執長竿咪,站在前面,曾慶紅見了就指着她:「張寶華!」
張寶華之前從未曾採訪過曾慶紅,聞言奇怪,還未開口,曾慶紅就笑着說:「人人都說你長得像小張曼玉,所以我一看就知道了。」
如此輕描淡寫的背後,當然是做過工夫的。就如當年朱鎔基在記者會上點名讚賞鳳凰衞視的吳小莉一樣,即使你知道他做過功課,也會欣賞這種公關手段。
張寶華最出名一役,並非像吳小莉那樣笑容甜美向朱總理提問,而是扯大嗓門問江澤民是不是「欽點了董建華」,結果惹急了江主席,破口痛罵一頓。這一罵,把張寶華罵出了名,我想,曾慶紅之所以對張寶華有印象,大概也由此而起。
無論如何,國家領導人肯用心思搞搞這類溫情公關,總比板起臉孔得人心,尤其是對着新聞界,同樣一張臉,是板是笑,一篇報道寫出來,形象上大有差別,以往中國領導不明此理,現在則都明白了,從這件小事,也可看出他們正在自己的形象塑造上,作出努力,且已初見成效。
當然,如此側重一位記者,有利有弊,利是打出了一張溫情牌,弊則在於傳媒競爭激烈,人人都有爭先之意,容易顧此失彼。據說曾慶紅稱讚得張寶華笑逐顏開之時,旁邊有一位友台的女記者,臉黑得像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