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已是不爭的事實,問題是要加幾多?幾時加?自從上次聯儲局加息1/4厘後,市場似乎方向驟失,因而希望格林斯潘多給一點啟示。
上周格老在國會聽證會作演說時,提出美國經濟正持續擴張,但通脹威脅卻不大,並會以循序漸進步伐讓利率回升至「中性」水平。表面上已給予市場一點啟示,但實際上仍是他一貫模棱兩可的答案。所以格老對利率走勢的言論,其實是以出口術的方式,令到市場早點適應加息,不致日後因突然加息而令經濟出現「硬着陸」。
事實上,早前美國公布一連串的經濟數據及企業盈利,可謂好壞參半,市場曾一度預測聯儲局加息步伐可能放慢。但格老今次再三強調會繼續以循序漸進步伐加息,反映他應該留意到經濟上潛伏一些隱憂。
不過在他的言論中,很多東西都是美好的,例如今年實質經濟增長可達4.5至4.75%;美國職位增長有放緩情況,但並沒有亮起警號;零售消費增長疲弱,只是因油價急升所造成的短期現象。究竟他為甚麼仍暗示下月會有加息的可能呢?我覺得某程度上,他是為了控制熾熱的樓市。
上周二公布的兩項6月份房屋市場數據,包括「新屋動工」及「建築許可證」數量都下跌,尤其是一直反映建築商對後市看法的建築許可證數量,更大幅下調8.2%,是10年來最大跌幅。這正好反映持續多年的熾熱房地產市場有冷卻迹象,這亦是美國政府樂見的。
但這個數字是技術性的季度調整,還是真的是房地產軟着陸的開始?我相信沒有人可以百分百提供肯定答案。既然如此,承接這個房地產隱憂的數據,再配合加息的言論,相信可借勢進一步阻止房地產泡沫的出現。要知道不論是哪一個經濟體系,房地產很大程度是最重要的經濟命脈。以美國為例,房地產市場一直是美國經濟主要支柱,大部份美國人置業或興建房屋,都喜歡透過借貸方法來供樓。萬一樓市泡沫爆破,所帶來的連鎖影響,將不限於個別置業者,而是動搖到銀行體系的根本。
故此,表面上房地產數據出現隱憂,但我覺得從美國政府角度來看,反而是一個喜訊,而要樓市繼續平穩發展,逐步加息是其中一個可行辦法。我相信未來美國樓市發展將會隨着加息期開始,再度步入平穩增長期,出現「硬着陸」的機會很微。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