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讀作「狗」 「星」讀成「丁」<br>兩成人語言障礙宜早求診

「豆」讀作「狗」 「星」讀成「丁」
兩成人語言障礙宜早求診

【本報訊】不少市民忽視語言或吞嚥障礙的問題,香港言語治療師協會估計,本港平均近兩成人口患上讀音不準、口吃及聲沙等語言障礙,影響日常生活;有吞嚥障礙的病人更可能出現體重下降及營養不良,該會提醒患者應盡早求醫。
香港言語治療師協會昨日主辦「語言及吞嚥關注日」,該會主席陳文琪稱,外國包括美國等不少國家的研究均發現,約一成八人口曾患有語言障礙,相信本港情況相若。

出現口吃聲沙
所謂語言障礙,包括發音不準,例如「豆」讀作「狗」,「星」讀作「丁」、語言發展障礙,例如小朋友三歲時只懂說單字,以及出現口吃、聲沙等問題。她又引述外國一項研究稱,兒童出現語言障礙的男女病發率比例是三比一。
瑪麗醫院言語治療部主管黃潔解釋,構成語言障礙的原因很多,小朋友方面包括患上自閉症、缺乏父母照顧、智障及失聰等,成年人則可能因中風或腦部受創等而出現語言障礙。至於吞嚥障礙,也會因中風及腦部受創等因素所引致。

透過訓練改善
她強調,雖然語言障礙和吞嚥障礙未必相關,但前者會影響個人日常及社交生活,後者更會引致體重下降及營養不良等。
黃潔提醒病人應及早尋求專業言語治療師協助,透過進行語音訓練及肌肉協調運動或特殊食具的輔助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