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治增值:企業管治適用範圍廣

管治增值:企業管治適用範圍廣

很多人以為,只有大企業才需要實行企業管治,而企業管治亦不過是上市公司為了集資而須向規管機構履行的責任。有這種想法的人士,其實並不清楚企業管治的真正意義與作用。

簡單來說,企業管治是將公司管理層、董事會、股東以及其他權益相關者之間的關係制度化。除了涉及問責性、透明度、資訊披露及監控制衡等範疇,企業管治最重要的是關乎董事如何為股東長遠地創富增值。
本港不少上市公司如思捷環球(330)、中電(002)及利豐(494),便是憑着優秀的企業管治,業務蒸蒸日上,獲得股東及公眾信賴而得以晉身藍籌股行列。不僅是上市公司,即使一般私人機構、專業團體,以至非牟利機構,亦應推行企業管治,因為它們的董事會同樣由股東、會員或公眾委託,有需要對所有權益相關者公平公正,同時為機構的長遠發展努力。

面對3「S」挑戰
以本港的中小企業為例,過去由於時間與資源所限,公司管理層未必有時間了解何謂「管治增值」。雖然這些企業不少取得理想業績,但要推動業務持續發展,令公司規模進一步壯大,它們便有需要在組織架構、營運模式,以至與各權益相關者之間的關係方面,更加規範化、制度化,而推行企業管治便是有效方法之一。
成功的企業管治,就是有效地運用公司資源,加入適當的風險管理,達到公司目標,推動優質管理。中小企業董事面對的挑戰是3個「S」:即創業(Start)、持續經營(Sustain)、達致成功(Succeed)。董事每天都要為種種業務策略及有限資源的調配而傷透腦筋,因此齊心合作的董事會成員,可通過接受適當的培訓,引領公司迎接挑戰。企業管治絕非曲高和寡的高深學問,而是引領公司踏上成功之路的實踐方略。

日常生活亦適用
除了中小企業外,企業管治的原則,甚至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譬如如何運用企業管治概念來改善大廈管理。大廈業主立案法團若能實行優良企業管治,將有助促進業主與管理委員會之間的合作和意見交流,推動雙方以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處理大廈管理事務。
其他好處還包括促進廉潔有效的財務管理、提高法團運作的透明度與問責性、增加法團的管治經驗,以及提升大廈管理質素,從而確保物業價值等。

徐尉玲
香港董事學會行政總裁
由香港董事學會主辦的「傑出董事獎」,今年的主題是「管治增值」。獎項分類包括上市公司、私人公司、法定或非分配利潤組織,所有獎項均公開接受公眾提名。「2004年傑出董事獎」的截止提名日期是7月30日,有關詳情及提名表格,可自www.hkiod.co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