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港解放軍繼七一閱兵之後,「八一」又來一次建軍節閱兵。解放軍新聞發言人說,未悉「八一」當天有沒有領導人來港。
駐港解放軍頻頻向市民展示肌肉,這是與前駐港英軍最大的不同。會不會發展到軍委主席來港閱兵以展現權力?會不會把親中愛國陣營人士,包括愛國學校的學生也納入檢閱的行列中,如毛主席從閱兵發展到檢閱百萬紅衞兵那樣的陣勢?且刮目以待。
………………………………
「八一」閱兵邀所有立法會議員參觀,有幾位民主派議員已決定前去。有人形容這次閱兵活動可視為中央與民主派溝通的破冰之旅。
儘管解放軍發言人已表示,選立法會議員「跟閱兵沒有甚麼關係」,但民主派議員被邀則難說沒有政治意涵,駐港解放軍也肯定獲得中央的指示才會發邀請。只是,《基本法》第十四條所定:「中央人民政府派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防務的軍隊不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地方事務」,似乎沒有甚麼人把這一條當真了。
………………………………
回顧前駐港英軍,與駐港解放軍最大的不同,一是香港要付英軍的軍費,二是沒有閱兵。從權利義務分明的角度,香港人也許寧可付解放軍的軍費。從權利義務含糊不清的角度,中央不要香港付軍費,以示對香港人的「關懷」,而這份「關懷」也會逐漸擴展到香港的內部事務上。
………………………………
立法會選舉揭開戰幕。民建聯主席馬力認為若讓反對派佔超過一半議席,會令政府施政「寸步難行」,政府法案無法通過,令政府要「跪低」、「求乞」。
馬力以此要脅市民投保皇黨的票。然而,過去七年的教訓,市民的憂慮是政府向中央「跪低」,其中廿三條立法的教訓是憂慮保皇黨向違反市民人權的法案「跪低」,憂慮市民要被迫上街,而無論多少市民上街,政府也可以置之不理,因為政府在立法會掌握住保皇派的多數議席。
………………………………
馬力為泛民主派改一個難聽的名字為「反對派」,因為「凡政府皆反對」,而保皇派則改一個好聽的名字為「泛愛國陣營」。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須與「實」相符,若名實不符,那麼無論怎麼為自己「正名」,為對方「污名」,都沒有用。只怕這個「泛愛國陣營」日後的實踐,會再次把「愛國」之名玷污。
………………………………
中總內部有人反對黃中指再次「自動當選」,中總常董王敏剛向中總高層反映:「特首只能做兩屆,我們的會長也只能做兩屆,黃宜弘已做了四屆議員,應該換血。」有此雜音,黃中指立即趕在第一天報名參選代表中總的商界(二)功能組別,並揚言「中總只支持我一人,相信我自動當選的機會很大」。
功能組別這種選舉方式,如何為無賴與無恥之徒開綠燈?有最佳例子。
………………………………
月初由三百名學者與專業人士聯署的「維護香港核心價值」宣言,發起團體於明日舉行公民聽證會,本邀約董伯及各司局級官員出席。但董伯與十多名司長、局長多以公務繁忙為由婉拒出席。
他們嘴裏不好講,但心裏實際上「婉拒」的,正是「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公平、公義及多元包容」這些核心價值。他們崇尚的,是陳啟宗等人的「奴隸宣言」中所宣示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