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方星海於7月1日以個人身份公開呼籲,從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及經濟金融安全來看,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計劃應該緩行之後,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報道,中國證監會內部也表態反對QDII計劃。本港國企股指數曾跌至4309.08,跌幅達1.6%,收報4348.88,跌0.69%,相反深滬股市卻先跌後回穩。
深滬綜合指數曾分別跌1.25%及1.43%,但其後回穩,分別收358.17及1407.4,前者最後微升0.28%,後者無升跌。QDII若實施,內地資金將可流出,不利深滬股市。
H股則受雙重打擊,除上述消息,6月企業利潤下跌亦成為水泥、鋼鐵等股份下跌的原因,不過,有證券界人士表示,美國傳來消息指眾議院議員動議要求中國在2006年前將人民幣升值,有可能成為稍後的炒作藉口,對H股股價發揮穩定作用。
就《金融時報》的報道,中國證監會發言人表示到目前為止,關於QDII的討論還沒有產生一個權威的、確定的意見,而從市場角度來說,各人有不同看法很正常。
除上交所外,內地的反對聲音主要來自證券界和基金業,他們認為,QDII將導致優質上市公司和成熟的投資基金從國內資本市場流失。
而方星海則指出,滬港股市的03年市盈率相差近1倍,前者約30倍;後者約15倍,如此大差價,將使QDII出現無可抵擋的預期收益優勢,對內地市場的影響不僅來自現實的資金流失,其帶來的心理壓力已不可低估。外流資金及外流海外上市公司一旦緊密結合,形成難擋潮流,內地資本市場就難以發展。
他還質疑中國一向存在外滙非法流出,美元利率現已回升,非法流出必定增加,此時若再增加合法流出,時機是否合適?中國金融體系整體流動性影響有無估計足夠?他認為QDII推出的恰當時機是內地市場的證券價格與海外市場大致相若的時候,這樣才不會對內地的資本市場和經濟金融安全帶來嚴重的負面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