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九拯溺員工會八百名救生員周日集體請假,抗議康文署在薪酬及人手方面的安排不合理。該會昨日開會後決定,為表示有誠意與官方通過談判去解決問題,暫時擱置原定下周一起連續三日的罷工行動。對於市民大眾來說,這個決定是受歡迎的,無論是勞方資方,都絕對不應以泳客安全當賭注或籌碼。
夏日炎炎,又正值學生放暑假,在攝氏三十度的高溫天氣下,市民去沙灘或泳池暢泳,一解暑氣,是最合時又最廉宜的娛樂。作為專業的救生員,且不論對政府如何不滿,都不應乘人之危,在市民最需要他們的時候,把公眾利益作為談判籌碼,這種行動,不但帶來很多的不便,更對泳客的生命安全構成危險,星期日未生意外算是幸運,假如因此而搞出人命,請問在沙灘上靜坐的諸位於心何忍?工業行動倘若禍及無辜,一定失敗。
這次的紛爭,原因是康文署有鑑於離島、西貢及屯門三個地區的泳灘位置偏僻,長期聘請不到足夠的救生員,遂於今年六月起,提高三個地區臨時救生員的月薪,由八千三百元調升至一萬元,但其他地區不變,引起工會不滿,覺得「同工不同酬」並不公平;加上當局因財赤削減人手,更令救生員感到不受重視。
香港是自由市場,薪酬待遇是否合理應由市場決定,康文署提高到偏僻地區工作的員工的月薪,未必不合理,當然當局可以有更加為各方接受的方案;至於削減人手,是過去幾年全港各行各業都要面對的問題,不少打工仔為了保住飯碗忍氣吞聲,我們雖然不認同無良僱主乘機減薪、取消雙糧、大增工作量的行徑,但救生員現時的訴求,肯定不容易贏得公眾支持。
有人認為,特區政府應該學習當年的列根政府,對於曠工的救生員作出果斷決定,全部解僱,以樹立威望。不過,香港目前的潮流講「溝通」,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又長袖善舞,相信會找出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的方案。
香港的經濟正在復甦,勞工市場的前景也開始露出曙光,薪酬和人手最後也應該有合理的調整。救生員的工作關乎人命安全,市民十分理解他們的辛勞,不過,沒有充份的理據就貿然採取工業行動,不會得到市民的同情。
(圖)八百名救生員曾於周日集體請假。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