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股市在周三大跌後,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昨天早段跌破一萬點關口,是5月25日以來首見。雖然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援助人數少過預期,但因上月領先指標下跌,加上投資者觀望收市後微軟公布業績,股市氣氛受影響。
杜指早段一度跌86.94(0.87%),見9959.19。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多跌17.27(0.92%),至1857.10。開市後1小時50分(本港時間昨晚11時20分),杜指跌80.08,報9966.05;納指跌16.61,報1857.76。
在周三,美股先升後挫,導火線是晶片股和生化股遭沽售,令看淡氣氛擴散至整個市場。杜指大跌102.94(1.01%),報10046.13,是5月24日以來最低收市水平;納指下滑42.70(2.23%),為逾4個月來最大百分點跌幅,收報1874.37,為去年10月24日至今收市新低。
不過,高盛投資策略師科恩女士接受《南德意志報》訪問時說,標準普爾500指數現時偏低約12%,估計未來6至12個月會升見1250(周三收報1093.88)。她指出,市場目前仍受伊拉克局勢、油價高企和美國總統大選等因素困擾,故預料美股未來數月會繼續窄幅上落,但到年底可望加快上升。
根據彭博資訊的調查,科恩建議股票投資比重佔75%,債券佔20%,現金佔2%,而商品佔3%。
另外,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表示,正調高全球投資組合中的股票比重,尤其是歐洲股票,因歐股相對較便宜,而且在美國加息周期內通常會跑贏其他股市。該行將標普500指數的年底目標維持於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