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非何傑金氏淋巴癌將近一年半的黎金妹,經過7次化療及10次電療煎熬,病情依舊沒有起色,癌細胞更有擴散趨勢。其主診醫生建議她盡快使用新抗癌藥Rituximab,遏抑癌細胞增長,爭取時間進行骨髓移植,否則性命堪虞。惟金妹與丈夫及3名子女靠綜援維生,難以負擔約4萬元藥費,急待善長援助。
一年半對於普通人來說,彈指即過,然而,對於揹着癌病這個包袱的金妹而言,可謂度日如年。
「我夾夾埋埋做咗10幾次化療同電療,醫生話我冇得再做,驚我身體頂唔順,我瘦咗起碼10磅。」37歲的金妹坐在床邊說。
身旁的丈夫廖先生瞪着發紅雙眼表示:「啲癌細胞呢頭殺咗,嗰頭又生番晒,愈嚟愈嚴重。」
金妹與廖先生結婚10多年,育有兩女一子,他們現年分別10歲、12歲及15歲,一家五口居於公屋單位,原靠42歲任職地盤的廖先生一份收入維持生計。
去年3月,金妹發現頸側腫脹,醫生替其割除部分腫瘤組織化驗,再抽骨髓檢驗,證實患上急性非何傑金氏淋巴癌,自此金妹病情一沉不起,化療及電療效果均未如理想。
「仔女知道我有病都好唔開心,大女同我講:『媽咪,你有病唔好咁勞氣』,佢哋生性咗好多,自動自覺幫手做家務,不過讀書成績就有啲影響。」金妹歎道。
金妹的主診醫生楊耀明表示,他曾使用傳統化療藥為金妹治療,惜效果欠佳,癌細胞現已擴散至骨骼,故他建議金妹使用Rituximab針藥配合傳統抗癌藥使用,希望在一至兩個月內將病情控制,成功率四至六成。
待病情受控後,楊醫生會考慮替金妹進行骨髓移植,以根治癌病。然而,該藥費用昂貴,每月約需15,000至20,000元。
臨床腫瘤科醫生應志浩表示,Rituximab於3年前開始在本港使用,該藥對治療非何傑金氏B細胞淋巴癌甚為有效,如與傳統化療藥一同使用,可控制癌細胞擴散及減低死亡率,副作用輕微,包括:發燒、出紅疹、氣促、血壓低及惡心等。
Rituximab並非醫院管理局的常規藥物,醫院只能代為訂購,費用需由病者自付。自金妹患病後,丈夫辭去地盤工作,5口依靠綜援金維生,委實難以掏出數萬元購藥,亟待善長伸出援手。 捐款編號:C1434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