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大行評價高晶門博得過

英之見:大行評價高晶門博得過

持續甚久的悶局,似乎終於是向上突破,成交增大,而單日走勢穩步上揚,反映買盤甚強。技術走勢有改善,理應繼續向好,不過策略上,筆者對追買港股甚有保留。
港股跑贏外圍多時,上周五中國增長數據遜預期,觸發中資股買盤,不過美元反彈,商品價格回軟,加上中期業績將至,市場很可能將焦點放在未來一兩個季度,而業績很大機會受宏觀調控影響,所以中資股雖然強勁,其實是暗藏隱憂。
港股昨日向上突破,是受外圍帶動,格老言論令環球股市氣氛好轉,恒指亦乘勢而起。恒指相對偏強,相對水位其實不及其他地區股市吸引,加上美元回升,浮動滙率地區的股市會更有值博率,與其追買中資股,倒不如博弱勢的日股或韓股。
一般散戶可能沒有渠道投資海外股票,但與時並進,是投資者自己的責任,何況互聯網加快資訊流通,情況已比過去方便得多。疏懶不做研究工夫嘗試進軍海外,在今時今日資金流向主導大市,不同地區此起彼落形勢下,後果是贏面較低輸面較高,並不是甚麼災難性的問題,只不過贏錢愈來愈難,積極增加自己的板斧,會是相當重要,而且可以預計,未來的環球股市,會趨向更加個別發展。

科技股彈力料較強
沒有衝出香港的意願或者渠道,另一應戰方法是審慎挑選股份類別,中資股強勢已久,吸引力最低,會是趁高減持的首選對象,尤其是原材料股,而入市的對象,似乎是以科技股較佳,外圍科技股弱勢多時,前景打了折扣,但反彈動力理應較強,而且香港有些科技股其實不算失禮,不外受外圍氣氛拖累。
晶門(2878)、精電(710)以及ASM太平洋(522),都是可以考慮的對象,由於是以資金流向作考慮,所以最冒險的選擇晶門應該是最吸引,反正是博短線,就博較高風險的選擇。雖然晶門上市不久,但大行評價甚高,管治風險則不算高,而且手提電話顯示屏的增長看俏,不似其他晶片股前景看法有變,不錯預測PE過10倍,未必太有防守性,可是市場最終應該還是以高增長股來看待。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