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明
自一九八○年以來,香港政府一直都有研究有關香港醫療融資的問題,亦不斷成立專責小組探討,期間也有幾份諮詢文件,包括由外地及哈佛大學邀請的專家,但最終建議未能得到普遍認同,因為大家都覺得問題仍然未能被解決。
其實解決任何問題最重要的是尋找問題的根源,醫療融資的問題不只影響香港,任何已發展的國家都面對這問題。
我們慣於將這問題的根源歸咎於人口老化及現代文明充滿壓力的生活因素上。然而,世上很多地方的人口都很長壽,而他們都沒有普及性醫療服務,大都只是依賴一些簡單的民間土方。除了日本沖繩島是位於近海水平線的地域外,多數於環境頗艱巨的山區生活,當地的日本醫生都因為生意慘淡而紛紛離去,返回日本本島行醫。至於責怪現代文明的生活,更是充滿矛盾,文明生活不是使我們有更安全的居住環境、充足的食物及許多物質上的享受嗎?為甚麼我們會認為這是問題的原因?
我們都以為只要多些錢,便能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金錢並非萬能,當然沒有錢,就舉步維艱。可是,我們認識許多富豪,都不因為其家財過億而能避過疾病纏身,在眾多名醫照顧下,一樣毫無突破。
如果我們認為只要投入更多資金便可解決問題,那麼,試看世界各國的情況。數年前的數據顯示香港在醫療上的花費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三點四,而外國很多先進國家如美國、日本、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在醫療上的花費都比香港高,大約佔其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八至一成四。例如美國的花費便是其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四點五,達到一點六兆億,比軍費更高,但他們仍然逃不過醫療系統破產的困境。
簡言之,如果我們真的有一個有效的醫療方法,能夠將市民的疾病徹底根治的話,那問題根本便不再存在。
但事實上,根據一九七七年,《新英倫醫學雜誌》的一篇評論,已經指出我們現時流行的對抗性醫療(俗稱西醫)只能對工業化國家的人一成的疾病有幫助,都是創傷性問題,如斷骨、皮膚嚴重灼傷、流血不止,而對八成文明慢性病完全措手不及,毫無根治方法。但現代醫療卻直接製造出其餘一成的人類健康問題,即主要來自藥物的副作用,檢查過程中及手術上的誤失、無謂藥物、外科手術的濫用、住院期間的感染、出現營養不良而致問題深化。
而現時的醫療往往將一些簡單自動會好的毛病,卻在治療過程中抑壓成為慢性病。西藥治療破壞體質,已是很多病人的親身體驗,如小朋友的濕疹及上呼吸問題經治療後演變為哮喘,而沙士的治療使人變為一生傷殘,便是見證。
另一問題出現在第三者付款系統的錯誤,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採用第三者付款的醫療方法得以成功。第三者付款的意思是,供應者(醫生)指示/建議接受者(病人)的需要,而接受者毋須自己直接付錢。如這手法也被用在法律上,即是律師指導客人是否凡事都需要寫合約、打官司,如果客人毋須自己給錢,在這情況下,大家都可想像必然出現濫用情況。
我曾經與香港一間大保險公司的副總裁午飯,他指出保險公司其實極不願意接受醫療保險的保單,因為醫療保險是一項虧大本的生意。他們接受保險的條件是將醫療健康保險納入為整套保險計劃的其中一環,連同房屋、火險、員工意外等一起受保,而通常不會作為單一服務。否則不論保金多高都一定虧本。
我們常說:「預防勝於治療」,並以為每年定期檢查便是有效的解決方法,我們鼓勵人人作定期檢查並以保險支付檢查費。
一間大保險公司曾作一項二十五年的研究,把數以萬計的保險顧客分為每年接受定期檢查者,及有病時才接受治療者兩批作出比較,結果發現二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沒有分別。
這表示每年的身體檢查並非真正的預防,它只能讓我們早些知道有否患病。事實上,即使檢查到患病,現時的醫療也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一個真正有效的醫療系統要能通過正確的預防、有效無副作用的治療而製造一群健康的人口。而該治療的價錢也應是合理的,因為我們不能像製造「無敵鐵金鋼」這樣的人物作出龐大的花費。我們的科技可以一直維持一個植物人的生命,但社會卻不能負擔這項花費。
解決問題需要全民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而非盲目地依靠專家,有病時才處理,大部份文明疾病都與我們的生活方式有關,當出現了便很難根治。
常理告訴我們世上有那麼多種歷史悠久的醫療方法,不可能就只有西醫為唯一有效的方法。相反,大家都知道西醫不但沒法根治毛病,反而使病情惡化及拖長,加上現代人罹患疾病的年齡愈來愈年輕,於是醫療費用只會不斷地增加。
開放醫療市場,容納不同醫療方法,公平競爭,讓民眾有更多醫療選擇,並鼓勵不同醫療方法被採用,防止醫療服務的濫用。
要達到這目的亦非常簡單:設立個人醫療保健儲備金,譬如:政府為每人預留十萬元作為個人儲備金,讓每人自由選擇醫療方法,當該筆基金開始減少時,便要在其收入徵收健康稅以填補該筆基金。這可使每個人都明白他們花的是自己的錢,於是,每個人都會時刻小心使用,並小心選擇有效方法,而非盲目依賴免費醫療。而對長期慢性病患者,雖然個人儲備金可能已成負數,但政府仍會一如以往地加以照顧,因此也不會出現貧窮者會被拒諸門外的問題。
要防止一些人在臨終時與醫生同流合污,把該筆基金取盡,未用完的可以作為斂葬費或遺產,並歸還給其家屬。換言之,要獎勵能盡力保持自己健康的人。當然,一些有計劃騙取儲備金的人,我們要以刑事案處理。
我們要明白大部份不能解決的問題都是基於大眾盲目地對專家的依賴,其實所有專家都是一班既得利益者,問題往往是他們設計出來的自肥方案。我們竟依賴他們來為我們解決問題?香港醫療的問題是容許醫療一黨專政,成為所有醫療問題上的法官、陪審員、主控官,這是我們的醫療問題的真正根源。
……………………………………………………
作者為香港更好大行動協會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