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順利的話,香港在今年的奧運會一定有獎牌上的突破。只是我們的獎金(見附表)遠遠不及其他國家,就連鄰近的台灣也實行終身保障獎勵奧運獎牌選手,特區政府為何不可多給運動員獎勵,例如送他們一間居屋或公屋,這個絕對是合理要求。」康體局精英培訓及康體發展總監鍾伯光博士(圖),對今屆香港奧運隊充滿希望的說。
這麼多年來,香港只有在九六年拿過一面奧運滑浪風帆金牌,八八年漢城奧運、陳智才及陳念慈拿的一面混雙銅牌只屬「示範項目」,嚴格來說不被納入獎牌數目內。
鍾博士認為,根據往績及世界排名,「珊珊」的風帆、王晨的羽毛球及部份乒乓球手,如亞運金牌帖雅娜及亞洲賽男雙冠軍高禮澤/李靜等都有機會為香港在希臘創造「神話」,突破獎牌數目。
他續稱:「其實早在一年半前,我們已經選出一些奧運獎牌希望,甚至是奧運前八的運動員,然後集合體院的科研人員(包括運動生理學、運動生化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心理學及運動營養學)的專家,以及運動醫學及體能部門等組成一個「奧運攻關小組」;從那時起,這一班人已開始為奧運焦點選手提供服務,即是說他們有優先享用服務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