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歐元非理想追捧對象

投資論勢:歐元非理想追捧對象

有讀者來信問筆者,近期除了討論美國加息步伐外,貨幣方面似乎集中在推介英鎊和日圓,卻甚少提及現時已成為滙市主角之一的歐元,故希望筆者能說一說歐元的前景。
這位讀者必然有長期追看本欄,才會如此心水清,對於閣下的要求,自當遵命。
一直以來,筆者皆對美元的前景看淡,主要是雙赤不但毫無改善,且有轉趨惡化的迹象,美元遲早需要大幅向下調整,才可望扭轉這個局面。對於此點,相信本欄的讀者必然心中有數,不用再花筆墨重複。
滙價是相對的,看淡美元,自然是看好另一邊,故在眾多貨幣中,只需找出基本因素較佳的,升值潛力必然亦較大,此所以我近期集中討論日圓和英鎊。前者在經過逾10年低潮後,經濟已明顯復甦,去年第4季和今年首季的經濟增長均超過6%,較美國猶有過之,再加上貿盈龐大,亦為日圓上升製造了有利條件。
至於英鎊方面,其息率水平是七大工業國中最高的,經濟表現亦優於歐元區和瑞士等其他歐洲國家,故亦具備追捧價值。
記得早在上月中筆者已指出,英鎊在1.76美元附近已可持有走中長線,適合不愛冒險的投資者,而可以承受較高風險的投資者,更可在1.80美元追入,當周英鎊果然跌至1.80邊緣,若聽從筆者建議而又一直未有平倉的話,以上周最高位計算,帳面利潤已達700點,以收市價計算,亦有逾600點子利潤。

毋須捨易取難
至於歐元,筆者一直沒有作出推薦,原因很簡單。歐元區經濟一直存有甚大隱憂,除了原有的12個始創成員國經濟表現仍見參差,而當中屬於區內核心龍頭大國的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均要面對嚴重的財赤和失業率問題外,自今年5月開始又有個東歐國家加入,這些國家的經濟較原來的12個國家更加遜色,極可能會對區內整體經濟構成負累,此所以筆者對歐元採觀望態度。
當然,若美元處於弱勢,英鎊和日圓上升的話,歐元亦可望水漲船高而受惠,但論上升條件,歐元明顯較英鎊遜色,故真箇要沽美元的話,為何不取英鎊博「財息兼收」而要捨易取難揀歐元?
至於其他高息貨幣如澳元和紐元,坦白說,筆者亦頗為看好其前景,譬如澳洲赤字改善,又有加息空間,息差優勢可期擴大,但總嫌過去1年升幅已甚大,若錯過了趁低吸納契機而要高位追入,風險與回報難成正比,故亦不在此作積極推薦了。
趙善銓